砥砺奋进的六年

砥砺奋进的六年 | 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发布时间:2017-11-09浏览次数:564发布者:刘晓来源:人事处/高级人才办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回顾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改革发展成就,提振精气神,助力“双一流”,为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氛围,党委宣传部推出“砥砺奋进的六年”大型专栏,系统展示各部门、各学院六年来的工作成绩。


砥砺奋进的六年 · 队伍建设篇


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 也是深化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强劲引擎。自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主动把握国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机遇,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围绕“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以创新驱动激发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生内动力,为我校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立足发展规划,分层分类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着眼长远,超前谋划,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蓝本,以制度建设与创新为抓手,以优化提升师资队伍结构与水平为目标,参考国际一流大学“tenure-track”制度,立足“控中间、放两头”的师资引聘原则,探索实施以优秀人才“绿色通道”、讲师“预聘制”、学院高聘为核心的师资选聘机制;围绕专任教师、专职科研、外籍教师和博士后、业界专家“四支队伍”的引聘和管理出台了系列文件,努力加大高水平外籍教师引进力度,积极构建差异化的新型外籍博士后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教学科研并重、科研为主、教学为主等不同类型教师的晋升、评聘、考核、激励、流动和退出体系,形成早期重竞争、后期重稳定的长效晋升流转机制;强化基层单位对教师业务水平、学术评价的主体作用,依托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契机,尝试逐步下放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引导学院结合学科现状和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审标准,形成以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双轮驱动的人才评价新模式;深化岗位分类管理,稳步推进评聘分离,明确各类岗位业绩标准,突出业绩导向,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以工资津贴制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科研绩效等多元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

2012年至今,学校共引进专任教师321名,其中获得海外学位者87名,具有1年以上海外经历者164名,聘任上岗研究员13人,上岗副研究员42人。近六年,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从的61%上升到75%,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研究经历的人数比例从13%上升到40%。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2014年9月29日,学校召开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2014年11月13日,学校召开研讨会,机关部门领导和学院领导研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


2015年1月14日,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


立足国际舞台,多管齐下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培养,出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实施办法》,加大了对本校教师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导向力度,支持教师通过访问、研修、会议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著名大学、科研学术机构的合作联系,重点支持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学科骨干或优秀人才赴一流大学,入一流学科,跟一流导师,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以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课程和联合科研为契机,引聘国外专家来校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提升教师国际课程任教、学术前沿探索和合作研究能力;完善职称评审条件,将海外经历作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要素之一,引导教师强化国际意识,主动把握学科前沿动向,提升合作交流能力。2012年至今,学校充分利用国家和江苏省各类资源,公派200多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外著名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一年以上的学术进修。六年来出国进修人数同比增长了233%。

立足绩效先导,持续推进正向评价激励机制。第一,改革岗位聘用制度。为建立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高效率管理服务的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制度,学校先后出台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办法》、《岗位聘任与管理指导意见》、《职员聘任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了以学术业绩为导向的岗位聘用制度,实施分类管理,级岗分离,上岗条件有基线,任期考核有目标。逐步实现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院领导、学科带头人、教师个人岗位职责和聘期任务有机融合,激发各类群体引育人才的积极性;优化管理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对管理人员实施职员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做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016年12月2日,学校召开机关岗位聘任与管理工作会


第二,完善职称评审机制。根据学校建设发展的新目标、新形势,在校内外充分调研、相关部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了新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全面提高任职条件,加强了基础科研、高水平论文、教学科研成果、国际交流导向;结合人员分类管理,制定完善了教学科研类、研究应用类、管理和其他专技类等11个系列的任职条件;将职称评聘与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紧密结合,加大了青年拔尖人才破格晋升力度。自2012年以来,已有10余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破格晋升教授。为青年教师潜心科研、支持青年教师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构建多元化薪酬体系。为优化资源配置,学校不断探索更加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模式,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多元化薪酬体系,对部分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人一议”的年薪制协议工资体系,目前有30余位高层次人才执行年薪制的薪酬体系。学校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以2012年到2017年同期测算,学校教职工人均月薪上涨幅度高达83.8%。


对标一流,引育协同,着力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一流水准,建立灵活高效的引才聚才机制。学校围绕战略布局和学科特色,以国家级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不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聘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按照“学科引领、校院联动、精准发力、灵活高效”原则,设计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完成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形成了从学校、院系、学术团队到教师组成的纵向体系与人事、科研、财务、后勤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横向体系构建的全方位人才工作网络,在健全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育瓶颈,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按照“独立运行、动态开放、任务驱动、机制创新”原则,创设了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探索实施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引培互动发展新模式,实施“评价国际化、职务聘任制、待遇协议制、考核团队制”,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才引进、培育、考评与退出机制,鼓励整建制引进高水平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形成以学科汇聚人才,以人才繁荣学科的良性态势。

2012年至今,学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青年千人”4名,“青年长江”3名,“青年拔尖”5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1个,203人次入选各类省级优秀人才工程,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全国名师、杰青等为核心,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正在加速形成。

坚持全球选聘,持续加大拔尖人才引进力度。为进一步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宣传的力度,2016年学校出台了《海内外人才招聘工作方案》,启动实施海外拓展计划,设立海外招聘专项经费,支持学院面向学科延揽人才,围绕人才配置资源。计划实施以来每年组织或支持海外招聘、走访十余次,投入经费近百万元;借助现有高层次人才、院系领导、学科带头人的专业领域学术声望,以及公派出国教师、海外引进教师的国际合作交流优势,广泛开展人才推介工作,并将人才引聘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任务加以考核;面向全球选聘驻海外人才办主任,积极开拓延揽海外优秀人才的渠道,初步建立了常驻欧美的人才招聘宣传网络;建立了人才引进绩效考评与奖励机制,强化学院人才引育主体责任,对于秉承学校战略、学院发展、个人成长结合理念,高层次人才引聘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鼓励全员投入,力荐人才。


2015年7月 学校召开新晋升青年教师座谈会


海外学子来校参观活动


坚持人本理念,构建完善高层次人才培育模式。为快速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和青年才俊,学校大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为大师级和学科领军人才建立符合人才价值、创造力和贡献力的薪酬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建立与其学术价值相对应、与国际人才市场相对接的终身教职体系。开创实施“长空学者”人才计划,2017年出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者”计划实施暂行办法》。校院两级联动,通过公开竞争,择优遴选,为拔尖人才营造开放、协作的学术环境和宽松、优越的工作条件,并遵循人才自身成长规律、优势和特色,明确培养方案和实施路径,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打造一支符合“双一流”建设目标的生力军。今年6月学校举办了首届“长空学者”计划国际青年科学家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130余名青年学者和致公党江苏省委“引凤工程”的70名海外博士来校,通过高水准的学术报告、针对性的政策宣讲、开放式的参观走访等活动,促进了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友谊与共识,明确了目标与方向。全校最终选拔并推荐14人申报中组部“青年千人”, 15人申报学校“长空之星”,高层次人才引聘工作实现了预期的成效。


2017年,首届“长空学者”计划国际青年科学家高峰论坛


“长空学者”论坛专家报告


“长空学者”论坛分论坛报告


回首过去,学校人事工作取得的发展和进步得益于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得益于全校教师生团结协作和锐意进取。面向未来,人事部门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学校“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集聚领军人才,引育拔尖人才、激励优秀人才为目标,坚持党管人才,立足人才强校,加大推进改革落实力度,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树立识才爱才用才意识,不断提升人事工作水平,全力开创“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人事工作新格局,打造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精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专题报道请点击“砥砺奋进的六年”专栏:http://www.nuaa.edu.cn/sjdzt1/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