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六年

砥砺奋进的六年 | 发挥科研引领支撑作用 助力“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17-11-13浏览次数:3103发布者:刘晓来源:科研院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回顾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改革发展成就,提振精气神,助力“双一流”,为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氛围,党委宣传部推出“砥砺奋进的六年”大型专栏,系统展示各部门、各学院六年来的工作成绩。


【砥砺奋进的六年 · 科研领航篇】


发挥科研引领支撑作用 助力“双一流”建设

——学校六年来科研工作巡礼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六年来,我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突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顺应国家科技政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引导科研人员“把科研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不断加强基础研究,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大力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持续强化科技成果产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科研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基础研究水平持续提升


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是大学维持原始创新力、不断培育高新技术的重要保障。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科研政策鼓励原始创新,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探索性、原始性的国际前沿学术研究。六年来,学校通过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培育基金、杰出人才培育基金等项目加强对申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的培育工作,以增强我校原始创新能力。

六年来,我校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获批833项,资助经费近5亿元,年度经费达到1.3亿元;同时,新增航空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近500项,资助经费8000余万元。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升,我校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重大项目1项,实现零的突破,该重大项目深入探索太阳能全光谱捕获、传输、转换机理与梯级利用机制,将为我国太阳能原始创新技术发展提供新原理和新方法;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获批重点项目15项,其中,2015年获批重点项目6项,位列全国高校第21位;在标志性人才项目方面,新增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增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其中2016年获批优青4项,位居全国高校第20位。

六年来,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新增2项,新增973课题/专题任务21项。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战略发展的重大需求,在风电领域继2007年获2项973项目资助后,2013年再次获批1项973项目资助,围绕大型风力机研发所涉及的关键力学基础问题开展研究。面向航空航天精密制导武器的发展需求,于2014年在高性能精密驱动功能部件基础研究领域获得1项973项目资助。

在人文社科基础研究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高校文科科研实力的体现。六年来,我校共获国家社科基金(含艺术学)50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获得了历史性突破,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创下我校历史最好成绩,在工信部7所高校中项目数和经费数均位居第一。此外,我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50余项。

我校始终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聚焦创新链的前端,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开展基础性、前沿性、探索性创新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学问题、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


郑永安书记陪同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视察学校科技创新成果


立足特色,服务国防能力显著增强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也是军事竞争的核心要素。我校作为具有国防特色的高校之一,始终坚持面向国防、服务国防,以国防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瞄准国防科技前沿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瞄准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坚持创新驱动,以优势学科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在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航空动力、特种制造和无人系统等领域持续开展研究,积极承担武器装备应用基础研究任务,积极探索武器装备前沿创新技术,努力推动研究成果在武器装备上的转化应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防科研体系,军工核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六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国防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军方各类计划项目250余项,总经费约9亿元;国防科工局科研项目34项,总经费2亿余元。

在某新型战机型号研制方面,我校负责辅助动力系统进排气装置的研制,在红外隐身方案设计和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材料、复合材料损伤结构剩余强度评估与寿命分析、内埋弹舱动力学特性分析、健康监测预测及管理系统等方面为型号研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某型舰载机型号研制方面,我校多位教师直接加入型号研制团队,在结构强度设计、进气道设计、起落架研制等多方面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舰载机着舰导引系统及控制技术方面的成果成功应用于型号研制,并在首批舰载机飞行员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教师被评为舰载机飞行员理论培训优秀教员。

在某新型直升机型号研制方面,我校作为总体技术支撑单位负责设计方案评估,同时承担了气动布局试验与优化、旋翼设计、动力学特性分析、传动系统预研等研究与试验工作,为先进直升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提供重要支撑。

在机载设备研制方面,我校机载合成孔径雷达上的干涉SAR、SAR地面运动目标指示、大斜视超高分辨率成像等多项技术已在多型机载雷达中获得应用;研制的具有高频环节逆变技术的航空二次电源已装备预警机、新型战机等十余种型号;面向战斗机研制的新型航姿系统已在某新型运输机首飞中得到了成功验证,研制生产的微小型航姿已经装备于多款新型战机,是唯一给重要型号飞机进行配套供货的高校;研发的综合座舱显示控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款新型战机。

在航空制造技术方面,我校的难加工材料绿色高效切削技术、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编程技术、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和装备等已用于某新型战机型号生产,其中基于特征的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被评为某重点型号按期顺利成功首飞的十大关键制造技术之一;学校的飞机大型薄壁整体构件的残余应力管理和加工变形控制技术在某新型运输机型号生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无人机型号装备研制方面,瞄准未来武器系统需求,启动新一代空中大型实体靶标探索研究工作;围绕国家蓝水海军发展战略,开展某型无人机系统的预先研究;承担的多项国家无人机重点型号研制任务顺利完成设计定型并转入批生产,承担的某新机配套研制任务顺利完成;长空靶机发展型号列入空军装备型号序列,长空系列靶机持续保障军队各类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和批检任务。无人机研究院于2016年荣获“XX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无人机研究院研制厂党支部荣获2016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我校始终立足国防特色,面向国防重大需求,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特色进一步加强,一批研究团队列入重点型号飞机、发动机的研制团队,研究领域拓展至海军、陆军和战支等各军兵种,武器装备创新研究能力持续提升,为武器装备研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聂宏校长向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汇报学校国防科技成果


面向国家战略,服务面向不断拓展


六年来,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拓展优势科研领域,由航空航天领域不断拓展至高端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与此同时,加强细化重大项目的“全链条”设计,推动高新技术向新产品、新装备转化,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力量。

在大飞机领域,从我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ARJ21到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我校均参与了重要技术方案论证,承担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尤其是C919,我校共承担了140余项科研任务,科研经费过亿元,在飞机设计、空气动力、结构强度、材料制造、适航管理等领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在中C919的论证和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民用航天领域,我校研发的超声电机首次在航天工程领域运用,应用到了“嫦娥三号”探月车上,用于光谱仪的驱动与控制;航天器着陆缓冲装置与对接机构的设计研究成果在“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神舟系列、天宫一号等航天器型号得到成功应用,为我国正在开展的火星探测器、小行星探测器、空间站等型号研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在高端制造领域,学校牵头承担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课题1项,参与课题10余项,总经费4200余万元。通过对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与数控系统的技术开发应用,解决了大型/复杂结构件的诸多难加工技术问题,为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奖。

在科学仪器设备领域,我校牵头组织实施的“工业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项目,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料成分实时在线检测仪器,获得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支持,立项总经费达6958.6万元。通过微波技术和光子学的交叉融合,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分辨率、大测量范围、大动态范围光矢量分析仪,分辨率比国际唯一商用产品高1600倍。

在新材料领域,我校成功研发出具有微结构仿鸟巢的芯材真空绝热板,已经在国产大飞机上获得应用,使得C919机舱的隔热隔音性能比肩国际水准。此外,我校联合中船重工702所、江南大学等单位,将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立体编织技术推广向海洋装备,创新性的深海耐压舱体设计方案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支持。

在医疗装备领域,我校针对癌症诊疗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研发,积极开展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资助,正在创建国内首个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临床示范基地,有望为目前极难治疗的脑胶质瘤、黑色素瘤等大范围弥散性肿瘤癌症提供解决方案。

我校始终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强化战略高技术研究,解决了一批国民经济中的重大关键性技术和工程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推动转化,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加强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六年来, 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等国家战略和江苏省“两聚一高”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举措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部署,我校积极发挥科研特色和优势,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

完善合作模式,建设政产学研合作新载体。为立足地方产业实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我校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立项资助。围绕航空、航天、民航和地方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通与地方合作通道,争取大批外部资源,技术转移中心在苏、浙、湘、鄂等地建立了32个技术转移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了南航无锡研究院、南航宿迁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研究所等3个校地研究院,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同时,学校正在筹划建设南航苏州研究院、南航秦淮研究院、南航深圳研究院等合作平台。

重点领域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六年来,我校产学研合作经费达27.4亿元,参与了42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获得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近4亿元。特别是在通用航空、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企业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通用航空领域,与重庆通航集团合作,以双方资源优势进行轻型飞机的研发、产业化合作,共同研制四座轻型飞机;在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利用学校军工技术的研究优势推动民用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江苏天奇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成功研制了“高效、柔性、节能、环保的汽车装配物料自动化输送系统”等一批先进制造装备。通过与江苏华昌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等国内骨干企业合作,成功开发出了新一代钎焊金刚石等超硬材料工具,整体性能领先国外同行5年左右,广泛应用于高铁、大型舰船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新兴产业中,显著提升了加工效率,每年减少超百万吨的树脂粘结剂用量以及千万吨的粉尘排放,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新材料领域,通过与江苏华阳金属管件有限公司、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制成功核电用冷挤压成形管道配件等系列产品,供给秦山、江苏田湾、大亚湾核电站等多个核电工程项目,并出口巴基斯坦恰希哈玛核电站,产品性能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节能环保领域,成功开发节能环保的“高速磁悬浮鼓风机”,比国内最先进的单级齿轮增速风机节能14%,节省材料80%。目前该产品广泛应用于西气东输、污水处理、石油化工等多个工业领域,大幅度促进了流体机械装备的升级换代。


统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成效显著


创新平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瞄准国家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围绕需求凝练创新基地和高水平实验室研究方向,培育基础与交叉学科方向,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实施推进协同创新,不断优化平台基地布局,使得我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精心谋划,科学布局,新增了一批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基地。六年来,经过提前谋划,强化学科交叉,整合优势资源,狠抓申报质量,精心筹划各类科研创新基地的申报工作,新增了18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基地,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新增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新增5个,现有各类省部级基地总数达到34个。全校工科学院已实现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全覆盖,部分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得到加强,平台布局更加合理。直升机传动技术实验室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现场考察。

凝聚资源,强化运行管理,各类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完成了国家科技部验收和评估工作,获评良好等次,并获得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投资。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五年周期运行评估,进一步巩固了我校作为全国唯一拥有直升机专业院校的领先地位。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航空动力系统等3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在省科技厅组织的2017年度评估中获得了“两优一良”优异成绩,我校是此次评估获得两个及以上优秀等次实验室的三所高校之一。

机制创新,强强联合,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的号召,立足国家科技和产业基础,深入树立“大协同”理念,联合产业优势院所,有序推动技术共研、设施共建、人才共育,凝聚合力,协同创新。六年来从无到有,新建了5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绩效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同时,我校先后与中国航发集团等军工集团公司、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军工科研院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与国防行业的深度协同,不断提升学校服务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我校与中国航发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凝练文科研究方向,构建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和智库。六年来,我校6个研究中心或基地获批省部级研究基地或中心,其中,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获得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立项建设,巴尔干地区研究中心获得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学校智库建设取得了突破,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中心、低碳发展研究院、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网络空间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智库评价中心等5个智库被工信部纳入首批工信智库。

通过统筹规划和持续投入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已逐步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整体汇聚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服务政府决策的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激发活力,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近年来,学校稳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各类障碍,不断完善适应学校发展新阶段的科研管理体系。组建科学技术研究院,强化科研管理服务,细化管理职能,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科研谋划能力和对外拓展能力;以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行业能力为导向,修订完善科研经费、科技奖励、成果转化等科研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暂行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研综合绩效实施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科研管理新政策,进一步激发教师科研活力;围绕大项目、大平台和大成果,初步构建了校院两级联动策划机制,完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成果培育机制;以学术水平和行业贡献为导向,不断修订完善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科研业绩认定条件,在注重学科前沿和基础研究的同时,亦注重行业影响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以及团队建设等情况。六年来,学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丰硕:

在成果奖方面,重大科技成果奖不断涌现。六年来,学校涌现了一大批创新性科研成果,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66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3项),其中主报项目获国防科学技术奖45项,在工信部所属7所院校中排名第三。2016年主报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位列全国高校第六。赵淳生和宣益民两位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

我校朱荻院士为团队带头人的“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针对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多种武器装备研制中得到重要应用,通过了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2017年度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评审。

在发明专利方面,专利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学校通过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构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平台,开展大学生奇思妙想专利申请活动等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持续增长,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试点单位。2016年学校发明专利申请量1118件,首次突破千件,授权量位居全国高校第21位。截至2016年底,学校发明专利拥有量1969件,位居全国高校第20位。


2012-2016年我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及拥有量


在论文产出方面,高水平研究论文数量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2-2016年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的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情况,我校被SCIE收录5270篇,被EI收录8395篇,被CPCI-S收录1493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年均增长22.3%。入选ESI Top论文累计361篇,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1%。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7篇。14位学者入选Elsevier2016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位列全国高校第29位。2017年,刘思峰教授获评欧盟居里夫人计划学者奖“10位最有为科学家奖”,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学者。


2012-2016年全校SCI、EI收录情况及排名


回顾过去,旨在展望未来。新时期,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强国”、“科技兴军”等重要发展目标,学校科研工作将按照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能力为导向,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激活科研活力,努力建设一流的学术队伍、创建一流的科研平台,持续增强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成果水平,扩大学术和行业影响力,创建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学校建设“双一流”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更多专题报道请点击“砥砺奋进的六年”专栏:http://www.nuaa.edu.cn/sjdzt1/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