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六年

砥砺奋进的六年 | 多措并举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发布时间:2017-11-16浏览次数:1732发布者:刘晓来源:研究生院,研工部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回顾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改革发展成就,提振精气神,助力“双一流”,为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氛围,党委宣传部推出“砥砺奋进的六年”大型专栏,系统展示各部门、各学院六年来的工作成绩。


砥砺奋进的六年·人才培养篇


多措并举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十五次党代会以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三个为本、三个促进”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视野广、文化素质高”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改革研究生培养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多年来,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强化过程管理,构建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


研究生教育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初步构建了包含多元化优质生源选拔、规范化培养过程监督和高标准学位论文审核等全过程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创新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在招生方面,出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试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办法,丰富生源选拔途径;在培养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出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等文件,规范培养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定期召开研究生督导组会议,加强对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和培养过程质量的有效监控。在学位方面,构建多元化、高标准的考核指导要求,修订《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实施办法》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内在动力。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优化生源结构,改革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


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2016年,学校启动优质生源工程,通过统一宣讲、综合考核、提前选拔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方式,优化生源结构,稳步提高生源质量;学校录取的硕士生中来自“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生源比例稳步攀升,由2012年的55%提高到2017年的60%,录取985高校生源持续增加,2017年录取来自985高校的生源总数达到259人,创历史最高。打破传统的资源分配方式,构建以质量和绩效为先导,以促进学科建设和创新研究为目标,统筹国家和学校发展战略的招生指标动态分配机制,推动招生计划向利于“双一流”建设的教育质量高、人才培养绩效好的专业和导师倾斜,促进研究生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明确导师责权,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全面实行新聘导师上岗培训、强化导师的岗位意识、建立能进能出的导师调整机制、增强导师队伍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4年起实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动态管理办法(试行)》、分类别、分学科明确研究生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成果要求,并对导师的道德红线做出了明确的限定。对未达到导师招生资格的,暂停招生。六年来,研究生院邀请多名院士、教学名师等对新聘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进行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培训,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指导水平。


开展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


优化结构布局,实现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


围绕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凝练方向,抢抓机遇,成为首批新增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29所高校之一。主动适应学术自身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打破学位授权点的终身制,引入并逐渐完善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出台《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办法》,统筹博士点与硕士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评估。自主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专业授权点5个,人才培养的学科结构和类型布局进一步优化;出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方案》,自主安排评估时间和进度,明确评估内容和方式,逐步实现评价导向从“重科研”向重“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变。


推进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设;出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构建以鼓励创新能力培养的分级、分类、分型的课程体系;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依托优势学科和行业特色,出台跨学科和学院的“飞行器设计、制造与控制研究生协同创新基地”协同培养方案。

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的地位与作用。六年来,学校共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00多个,并于今年首次获批“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称号;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95个,其中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9个。此外,在江苏省专业学位改革任务督查工作中,我校《充分利用省研究生工作站平台,培养工程领域专业硕士》项目获得A等最高等级。


李培根院士参观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天奇工作站在站研究生项目


2016年我校3家工作站获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


课程之外,以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创新行为,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搭建创新平台,实施了“博士学位论文创新与创优基金”、“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创新项目,举办“临近空间杯”博士生科技创新大赛、“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等多项有影响力的研究生科创赛事。六年来,共投入1500余万元支持4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创新探索研究。


第五届“临近空间杯”博士生科技创新奖终评答辩


第五届天宫杯创新实验竞赛


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国际化教育战略水平


全面推行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水平,不断优化专业、深化课程设置改革,加强国际化专业及课程建设,2016年全校的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含留学研究生课程)已达230门,涉及到全校的21个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和6个专业学位领域的1252名学生,超过年入学人数的50%。持续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我校每年投入390万元组织实施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计划、研究生参加国(境)外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和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从2012年起,共资助500人次研究生在世界各地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公派出国人数不断攀升,仅今年上半年我校已有78名研究生获批资助,超额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下达的全年公派任务指标,创历史新高。从2013年起举办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迄今为止共吸引来自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30余个国家、40余所高校的700多名研究生参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第五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举行


学生受资助参加国际自动控制联合(IFAC)学术大会


学生在多伦多大学短期访学(受资助学生为第二排右二)


推进素质教育,构筑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化教育方式和内容,搭建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开展立体式、全程化、多渠道的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如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开展全过程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爱校荣校;开展研究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生骨干培训计划”,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成功举办四届的研究生音乐情景剧大赛,提升学生整体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通过院长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以及“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等系列学术活动以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教育强化立德树人目标。


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回顾过去,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取得累累硕果,南航研究生教育获得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研究生中涌现出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宽、学术卓越的先进典型,如2011级博士生刘长青于2016年作为第三署名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级博士生申来法,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1级博士生殷俊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影响因子35.267), Nature Communicaitons(影响因子11.329)和Nano Letters(影响因子13.779)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9篇SCI论文;2014年,“长空新概念”无人机创新团队获得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016年,2015级硕士生黄鸣阳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六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4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2篇,另获全国航空宇航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全国力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上银全国优秀机械博士学位论文奖5篇 ;先后有198支研究生团队646人次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电子竞赛等国家一级赛事中获得奖项。2016年,我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九,工信部高校第一,并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

2011级博士生刘长青于2016年作为第三署名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申来法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015级硕士生黄鸣阳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长空新概念”无人机创新团队获得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展望未来,学校研究生教育会继续坚持“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视野广、文化素质高”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培养质量和内涵为根本宗旨,不断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感、社会竞争力、科研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更多专题报道请点击“砥砺奋进的六年”专栏:http://www.nuaa.edu.cn/sjdzt1/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