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雄心壮志,以打大仗的决心、打大仗的气魄、打大仗的气势,以百折不挠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必胜的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在歼—15飞机研制最紧要关头所发出的沈飞公司历史上第一个“总经理令”上,罗阳写下了上面这句话,并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话。
中航工业沈飞副总经理祁建新已与罗阳相识34年,他说,罗阳是“好同学、好兄弟,是我们的好班长,是我们企业的领航人、掌舵人,是忠于祖国、献身航空的楷模”。看到罗阳,就懂得了什么叫共和国航空工业的脊梁。
任仲恺是中航工业沈飞(党委)办公室秘书科科长,曾任罗阳的秘书3年多,也是我校2005届校友。任仲恺心目中的罗阳,永远充满着激情和活力,沈飞人都说,罗阳完全是过度劳累累倒的。任仲恺印象最深的是,罗阳一是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得非常满,时间总是不够用,二是他睡觉少之又少,平日里的爱好也都让位于工作。
中航工业沈飞制造工程部综合处处长、研究员潘新说,罗阳担任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创造了先进的设计制造手段和先进的组织模式,在他的带领下,沈飞人也由此攻克了诸如制造折叠机翼、制造拦阻系统、舰上起降试验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暖腰宝”、行军床、小咸菜、大食堂、员工体检……中航工业沈飞试飞站员工刘一夫一一罗列了罗阳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的细节,一个个小故事串起了罗阳与沈飞职工一起奋斗拼搏的日日夜夜。
宣讲团成员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记者倪宁因公务未能来校,由中航工业沈飞电视台副台长陈强代为宣讲。从1月22日上舰第一天,倪宁便记录下了与罗阳相遇相识的分分秒秒。罗阳的谦逊、沉静给倪宁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在倪宁的记忆中,罗阳有一个特别宝贝的小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只有罗阳自己看得懂的数据和符号,笔记本的封底上有他写的一行字:航空报国从来不是荣誉,而是责任。
虽然报告会不到2个小时,但罗阳事迹在我校师生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师生听后潸然泪下。
一位退休老教师动情地说:“太感人了,我流了很多泪。罗阳同志是当代共产党员的楷模,在航空事业上他是一面旗帜。”
王晓娟同学说:“原来觉得报国离我们很遥远,但听完报告后觉得挺近的,努力工作也是一种报国的方式。”
罗阳事迹让袁秋玲同学颇为感动:“在这样的人的带领下,在千千万万的罗阳的努力下,我相信中国航空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报告会结束后,校党委书记崔锐捷深情地说,罗阳同志那种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报国情怀,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使我们深受震撼,倍受感染。
崔锐捷指出,罗阳精神体现在忠于事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上;体现在攻坚克难,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上;体现在心系群众、平易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崔锐捷强调,全校上下要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在全校进一步深入开展向罗阳同志学习的活动,以罗阳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忠于事业、志存高远、敢于担当、航空报国的政治品质,学习他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心系群众、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