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盛会,活力亚洲。8月21日22点,随着南京亚青会举重场馆男子85公斤级比赛的结束,我校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圆满完成了赛会服务工作,保障了包括亚青会首金在内的赛会举重、击剑比赛的顺利进行,得到了亚青组委会、运动员、观众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好评,充分展现了南航青年的活力和风采。 南航志愿者,fantastic,very gentle! 从7月14日至8月21日,我校志愿者同学一直以“作1.4万名亚青志愿者的标杆”来要求自己,先后完成了亚青会志愿者骨干夏令营、两次全面场馆测试、五次场馆实地训练、十余门课程培训以及历时5天的赛会期服务工作。 他们培训和场馆实训期间便做到了“四每”,即“每天微信点名”“每次凌晨5点按时出发”“每次700人集合登车5分钟内完成”、“每次列队进出场馆”。比赛期间,志愿者们早出晚归,每天凌晨五点集合出发,回到学校已是深夜,但第二天早晨仍然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很多志愿者每天工作达12小时以上,骨干志愿者们一周内休息时间不超过20小时。比赛过程中,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暴雨,没有一名志愿者擅自脱离岗位,没有一名志愿者借故降低要求。他们克服了天气炎热、工作强度大、连续作战等各种困难,为亚青会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志愿者们以“零场馆投诉、零明显失误、零安全事故”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包括国际奥委会新闻主管安东尼在内的奥委会官员、组委会领导的好评,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中青网、江苏卫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南京日报》等30余次国家级、省市重点媒体报道,并被广泛转载生成网页百余条;校团委、南航亚青志愿者累计发布微博200余条,其中30余条被‘@南京发布’、‘@青春南京’等南京市、亚青组委会官方微博转载。国际奥委会新闻主管安东尼先生在视察我校的志愿者场馆工作和志愿者之家后,对我校志愿者文化建设和志愿者服务给出了“fantastic”和“very gentle”的高度评价,并将我校的志愿者工作拍摄作为范例上报国际奥委会。 8月21日深夜场馆全部比赛结束后,为表达对志愿者们的敬意,场馆全体领导一一与志愿者握手并致谢,所有场馆工作人员用掌声向南航志愿者的精彩表现致意。同学们将双手举过头顶有节奏地鼓掌,并喊出了“国博最强,南航最棒”的口号,现场气氛振奋、热烈、感人。23时30分,全体志愿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国际博览中心,很多同学在疲惫中还不断憧憬、期待着在2014年青奥会上再当志愿者。 南京亚青会,不一样的夏天! 在赛事服务和培训期间,我校亚青会志愿者们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志愿生活。8月2日,亚青志愿者在艺术中心小剧场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汇报演出,用歌声、掌声和欢呼声总结志愿者培训工作并献礼亚青,南京团市委书记、亚青会志愿者指挥中心主任单晓峰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理解。8月10日,我校与江苏人民广播电视台、亚青会志愿者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场馆联合主办的大型文体活动——“FM101.1《男生宿舍》《天下体坛》走进南航亚青志愿者”,江苏交通广播《男生宿舍》主持人成杰思以及《体坛天下》主持人陈婷、全运会体操冠军周祝麟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此外,同学们还走进社区、旅游景点、车站机场等场所开展了10余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宣传亚青会,同时收集群众对亚青会、青奥会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了书面调研报告。篮球赛、“南航好声音”等活动也让同学们的亚青志愿者生活有声有色、快乐而充实,大家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夏天。 回想起当初的宣传、报名、培训、上岗等一系列工作,志愿者大队队长王钧同学从酸酸甜甜中体会到团队的快乐、奉献的趣味。他说:“带着疲惫的身体和未尽的激情,我结束了我的‘小青柠’生活。谢谢亚青,谢谢我的队员,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快乐亚青,因为志愿,活力亚青,源于进步,这一段成长将永远是我的骄傲。” “在志愿者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南航学子那种只要工作有意义自己有收获,就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志愿者以服务他人为宗旨,在服务中收获成长,我们南航学子真正做到了这句话。”志愿者临时党总支书记孙青松同学谈到。 普通志愿者虞梦昕同学说:“其实志愿者的魅力在于,亚青已经成为了一个起点,坐车时你是志愿者,走路你是志愿者,何时你都是志愿者,无论你是否穿着那身衣服,你都会以志愿者来要求自己,这种感觉光荣而神圣。” 为了作亚青会志愿者,戎亚雯同学手术结束后放弃休养,第一时间返回南京,带着顽强的毅力和对亚青会的满腔热情坚守在自己的志愿者岗位。她说:“虽然因为坚持最初的亚青梦想我放弃了许多,也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我从未后悔过。生日和亚青开幕同一天是一种缘分,我珍惜与亚青的缘分。这个夏天虽然没有空调,没有医院专门的术后护理,没有家人的精心呵护,但是我在奉献中成长,所有的汗水将凝成最美丽的亚青记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 尼哈德同学来自孟加拉国,是我校三名留学生志愿者之一。为了做志愿者他放弃了暑假回家探亲的机会。“To be an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was one of my cherished dreams from childhood and in 2nd AYG 2013, my dream has come true. AYG taught me a new language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by anyone and that language is language of love.(做一名国际志愿者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亚青会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亚青会教会了我一种新的可以被任何人理解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爱。)”尼哈德说。 在我校近700名志愿者中还有72名来自金城学院的同学。志愿者代表谢冬同学说:“这个夏天,志愿者的角色让我们抛开所有不同的身份走到一起,为着同一个目标无怨无悔地付出。我们在奔波的车上一起迎接朝阳,在夜幕里挥别国博的霓虹灯。稻子熟了才弯腰,在这里经历的所有都会成为我成长的资本。” 南航,让青春更美丽! 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历时10个月的亚青会志愿者工作圆满结束。本次我校选派的673名亚青会志愿者分别承担了技术、交通、礼宾、通用、媒体运营等岗位,志愿者数量及承担的服务岗位种类数量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南京亚青会也是我校历史上选派志愿者人数最多,工作任务最繁重,对志愿者的服务水平要求最高的一次赛会志愿服务活动,是对我校长期以来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全面检验。 面对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复杂的工作内容,团委建立了“负责老师—队长—队员”的管理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并对志愿者的出勤情况、行为规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形成了志愿者“3分钟内定位到人”的快速响应机制。每天运用新媒体发布各类志愿者激励信息和工作生活提醒,让广大志愿者同学们感到温暖和关怀。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亚青会志愿者临时党总支在赛事期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配合校团委做好了志愿者的相关组织管理工作。 志愿者奉献的背后,是学校领导亲切关怀和学校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所形成的强大后盾。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夏初高度重视亚青会志愿服务工作,在志愿者选拔、培训和服务等各个工作都给予了指导和关注,要求学校各部门要为同学们“平安、快乐、有收获”地完成志愿者工作保驾护航,对志愿者安全、住宿、饮食、交通等方面的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更是在南航志愿者服务即将结束之际,第一时间向全体志愿者传达问候,向同学们圆满完成任务和获得的成长表示祝贺。 学校后勤集团在赛会期间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志愿者提供住宿、餐饮和交通保障。将军路校区公寓管理部为明故宫校区、金城学院的志愿者在将军路校区安排住宿实行集中管理,确保了志愿者在辛苦工作一天后能够得到较好的休息;校车队及时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和运输物资,全力保障志愿者的交通运行。此外,将军路校区管委会、宣传部、校医院、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等部门都在各自工作领域全力保障,为志愿者圆满完成亚青会志愿服务任务做出了贡献。 参与亚青会的志愿服务工作,给了我校志愿者一个充分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广大志愿者以参加此次志愿服务为契机,学习赛事和志愿服务知识,学习国情省情市情,进一步感悟和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把志愿服务的过程变成自己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磨练意志、收获友谊的过程,真正达到了在志愿服务中快乐成长的目的。 严谨的态度,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过硬的素质和永恒的微笑,我校亚青会志愿者用行动践行了对学校、对南京和对亚青的承诺。南航,让青春更美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