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院士不容易
雷达在军事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提到中国雷达研究事业,一定少不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的名字。昨天下午,江苏省科协组织的“百名科普专家进百校”第一站来到田家炳高级中学,贲德院士在现场,为学生们介绍了自己成长和研制雷达过程中的难忘经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小贲德就非常能吃苦,每天要往返学校足足40里地。而在后来的雷达研制中,他更是连续十年没有过假日。
求学经历 年年考第一才得以继续求学
今年77岁的贲德精神矍铄,1962年大学毕业后,他就进入十四所专攻雷达。期间,他作为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承担了我国第一部远程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工作,并且带领人员开展我国机载PD火控雷达体制样机的设计。而说到这些雷达方面的杰出贡献,贲德表示,与自己小时候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贲德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保持着第一名的成绩,并因此保送到当时县上唯一的初中。“我爸跟我说,家里条件很差,本来是不让我继续上学的,但看我成绩还好,不念可惜,就让我继续上了。” 贲德的家离学校足足有20里地,“如果要住校,每月要交7块5的伙食费,我们家没有这个闲钱。”为此,年仅13岁的贲德天蒙蒙亮就起床往学校奔,放学后又匆忙赶回家。“只有在学校才有时间学习,可以说每节课我都是百分百集中精力。”
雷达事业 为了安装雷达,连续8年上山
贲德雷达事业的第一步,是接下了研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雷达——相控阵雷达的艰巨任务。这个雷达的控制系统非常庞大,隐藏在一座大山中,从1971年到1978年,贲德每年都要有大半年要呆在大山里。“环境很恶劣,”贲德回忆,“冬天-20℃,山上的寒风像钢针一样。” 完成第一个雷达项目后,紧接着他又接下了研制当时最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英文缩写PD)火控雷达的任务。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贲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连续十年没有休息过,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当时飞机白天飞,晚上回来改,第二天继续飞。”
现代快报原文链接:http://kb.dsqq.cn/html/2015-04/11/content_39302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