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动力2号”4月21日抵达南京之后,迅速掀起了一股“飞机风”。周末,是“大蜻蜓”来南京的第一个周末。由江苏省科协主办的“普阳光动力科普中国行——机翼下的盛宴“科普活动,这也是首个面向公众的活动。为了一睹”大蜻蜓“的风采,包括20位”扬子小记者“在内的众多爱好者们,早早就来到了禄口机场7号安检口,与飞机、飞行员近距离互动。
20位“扬子晚报小记者”与“大蜻蜓”近距离
自从“大蜻蜓”来到南京后,包括飞“贝乐爷”——贝特朗•皮卡尔在内的机组成员们就没停下来过。“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动。”贝乐爷介绍说,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训练就是与合作商、江苏省科协、航空航天协会搞活动。 一天,在大飞机机翼下,就举行了3场科普活动,分为上午、中午、下午各一场。上午一场是江苏省科协举办的“江苏省青少年拥抱大飞机”,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拉萨路小学、南京夫子庙小学等10所中小学的300多名中小学生,和两位飞行员进行互动。其中,有20位小观众,是“扬子晚报小记者”的优秀代表。中午是南京幸运公众观摩大飞机,下午为航空专业人士与飞行员的对话。
“铁杆飞友”从深圳飞来只为一睹飞机风采
虽然上午的活动10点才开始,但包括记者在内的所有到场人员,都被要求在8点之前抵达7号跑道进行安检登记。除了南京的爱好者们,在“飞友”中,有一些甚至来自于北京、深圳等地。 来自深圳实验中学初一(8)的王宇航,就是在爸爸的陪同下特地赶来看“大飞机”的。为了离机组成员更近一些,父子俩还特意住在了阳光动力团队下榻的铂尔曼酒店,还有幸和两位飞行员合了影。“我是超级飞友,去过西雅图华盛顿航空航天员训练基地、新加坡航展……”王宇航告诉记者。遗憾的是,在后来的安检中,王爸爸由于没有证件,被拦在了外面。不过,看到儿子顺利进场,王爸爸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南航学生三架航模受两位飞行员追捧
“We love Nanjing”“我在大家这个年纪,就有要去远方飞行的梦想,然后把它付诸行动,才有了今天的环球飞行”……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飞行员贝特朗•皮卡尔和安德烈•波许博格露面。尤其是刚从瑞士休养后来到南京的安德烈,看上去气色不错。 在上午的活动中,主办方安排了不少活动环节,但是最让两位飞行员感兴趣的,要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刘舒霆的航模。刘舒霆设计的飞行器模型曾经获得过CADC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的一等奖。他就读于南航的机电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目前已被保送南航的研究生。 这次,刘舒霆共带来了三架航模。分别是:X飞行器、变形金刚模块型飞行器、紫电无人机。X飞行器横截面造型就像“X”,体重只有200克,能快速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现在已经完成了多项侦查任务;而变形金刚模块型飞行器也很厉害,速度可以和“阳光动力2号”相媲美。 “紫电”最牛,在2013年第二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大奖赛获得唯一一个特等奖。“‘紫电’在黑暗中会发出蓝紫色的光,机翼上布置了可以发出紫色电晕的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让飞机飞得更远更高。如果‘阳光动力2号’安装我们的等离子体激励器,机翼尾部的操纵舵面就可以不用了,让飞机变得更轻便,飞得更高、更远。”刘舒霆说。 “你能不能表演一下给我看看?”看完刘舒霆的介绍,两位飞行员特别高兴,还各自给刘舒霆一个拥抱。遗憾的是,由于场地问题,刘舒霆的模拟飞行器现场没有飞起来,不过,他说有机会表演给两位飞行员看看。
为什么飞这么慢?到你们的时代会飞得更快
虽然南京已经是”阳光动力2号“此次环球航行的第六站,但是现场观众对于这架”大蜻蜓“,还是充满了好奇。“重庆到南京坐普通飞机还不到2个小时,但为什么你们要飞那么久?“现场,来自拉萨路小学的蒋恩慈好奇地问。 “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就研发出了飞机,当时的飞机飞行速度特别慢;上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出了‘太阳挑战者’,飞行时速为48公里/小时,我们的飞机最高时速90公里/小时,已经提高了一大步。”安德烈说。“阳光动力2号”身体很长,机翼长达70多米,体重却只有一辆小汽车那么重,相比普通飞机,在起飞时,飞行员不用高度紧张,“普通飞机有两个速度,当速度1时,要么飞要么停;速度2达到时,必须快速拉升加速;而‘阳光动力2号’不存在,它声音很轻,在人为助推下起飞,没有两个速度段的说法,飞行员相对轻松。”在空中飞行后,“阳光动力2号”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1万英尺以上,飞行航线也好控制。“至于飞行速度,相信20年后,到你们的时代一定会飞得更快。”安德烈对蒋恩慈说。
“五天五夜”航程如何保证安全?150人团队全面保障
3月31日,安德烈驾驶大飞机从缅甸飞抵重庆,随后,由于持续性头疼,被团队要求回瑞士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安德烈又回归了团队,接下来,他将接棒飞行,驾驶大飞机从南京飞夏威夷。这一段航程,也是环球之旅中最难的。“要持续飞行5天5夜,身体会僵硬的。为了确保安全飞行,两位飞行员都在模拟空间进行训练。”阳光团队总监介绍。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困难的航程该如何保障安全?据了解,飞机环球航行的背后是一支150人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包括飞行员、工程师、技师、天气专家、空管专家等等。为了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飞机上安装了完善的装置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比如,供飞行员使用的氧气面罩就有三套,第一套一旦出现故障,还有第二套、第三套。机上还准备了降落伞、充气救生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逃生。 万一真的遇到危险,飞行员也不会作出找个地方降落的危险举动,而是直接跳伞。在飞行员的椅背后有降落伞,这个降落伞有充气救生艇,还可以发出搜救信号。搜救工具也是随时准备好的。
漫漫之旅如何放松?瑜伽、冥想,自我催眠,两人方法各不同
5天5夜跨越太平洋的长时间飞行,将挑战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在大飞机上,安德烈还可以稍作休息,但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两位飞行员的打盹方式不一样,安德烈靠瑜伽和冥想进入睡眠状态,而贝特朗是靠自我催眠进入睡眠状态。”但睡觉的时候也要保持清醒,一旦超过20分钟,戴的眼罩就会报警提醒。而且驾驶舱内还有数码导航等设备,让飞行员保持和地面团队的及时沟通。
扬子晚报网原文链接:http://www.yangtse.com/jiaoyu/2015-04-26/5082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