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各种提问、各种拍,南航学生展示无人飞行器,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家现场交流……今天(4月26日)的禄口国际机场十分热闹,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飞抵南京后,首次面向公众举办“阳光动力科普中国行——机翼下的盛宴”科普活动。在“阳光动力2号”机库内,省科协组织南京的300名中小学生与飞机、飞行员来了一次近距离互动。 中小学生:见到飞机各种好奇 “我在大家这个年纪,就有要去远方飞行的梦想,然后把它付诸行动,才有了今天的环球飞行。”“阳光动力2号”飞行员贝特朗•皮卡尔的开场白,掀起了现场热烈的欢呼与掌声。孩子们对于飞机的各种好奇,变成一个个问题抛向飞行员,一个人在飞机上呆那么长时间会不会无聊?”“太阳能飞机和普通飞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贝特朗•皮卡尔和另一名飞行员安德烈•博尔施伯格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拉萨路小学学生蒋恩慈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这架飞机飞得那么慢?“上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出的‘太阳挑战者’号飞机平均时速48公里,我们的飞机最高时速90公里,已经提高了一大步。相信20年后,到你们的时代一定会飞得更快。”安德烈•博尔施伯格说,“阳光动力2号”不仅是工业和科技的革命,更是思维、心态的革命,“我们渴望飞翔,渴望冒险,也渴望一种更环保的能量!”贝特朗•皮卡尔鼓励孩子们利用青春与兴趣,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科学研究要心怀博爱,最终让人类从中受益。” 南航学生:安装等离子体激励器可飞得更高、更远 活动现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们展示了团队研发制作的“X”飞行器和“紫电”无人机。“X飞行器”因其本身横截面造型像“X”而得名,重量只有200克,能迅速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目前已完成多项侦查任务。“紫电”无人机在2013年第二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大奖赛获得唯一一个特等奖。“‘紫电’机翼上布置可以发出紫色电晕的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释放等离子体的多少来改变机身周围的气压,从而实现姿态控制。”南航机电系学生刘舒霆说,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像普通飞机那样机翼和尾翼上靠操纵舵面控制方向,变得十分轻盈,从而提高飞行速度,“如果‘阳光动力2号’安装我们的等离子体激励器,一定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听了这个介绍,两名飞行员对南航学生带来的飞行器很感兴趣,特别希望能找时间在南京看一看“X”飞行器和“紫电”无人机的飞行表演。 飞行员:飞越太平洋,机舱内做瑜伽、冥想 接下来,“阳光动力2号”将至少在南京休整两周时间,然后开启飞越太平洋到达夏威夷的航程。下一段航程将创造新的飞行记录,仅由一名飞行员连续飞行5天5夜,将是“阳光动力2号”本次环球航行最艰难之旅。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保障安全?据了解,飞机环球航行的背后是一支150人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包括飞行员、工程师、技师、天气专家、空管专家等等。为了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飞机上安装了完善的装置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比如,供飞行员使用的氧气面罩就有三套,第一套一旦出现故障,还有第二套、第三套。机上还准备了降落伞、充气救生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逃生。 5天5夜跨越太平洋的长时间飞行,将挑战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安德烈•博尔施伯格透露,他将在机舱内做瑜伽、冥想,活动活动僵硬的身体,放松一下心情。
南报网原文链接:http://www.njdaily.cn/2015/0426/110828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