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苏网:南航学生探索智慧居家养老新方式

发布时间:2015-05-13浏览次数:347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早在1999年便已达到该标准,2014年我国老龄人口更是突破2.5亿大关,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困境。“当前中国养老面临着许多难题,”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白主任表示,“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传统养老就不太适合了,但新型养老方式还没有成型,许多方式都在探索中。”

为了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居家养老新方式,201411月开始,6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本科生走访了南京市多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企业等,与数百名社区老人交流,希望为西方国家“智慧居家养老”方式寻找合适的土壤。

“智慧居家养老”起源于发达的西方国家,这些国家的科技发展、社区建设都位于国际尖端水平,因此他们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如互联网、社交网、物联网、移动计算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娱乐休闲等各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使老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端的养老服务。“这种智慧居家养老理念,其实就是融合科技与服务,来达到优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目的”。调研小组的李沐霏告诉记者。

事实上,由于我国的传统养老方式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较好地适应现状,早在2008年我国就提出并推行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南京是全国42个养老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南京市民政部从2014年起开始大力推行智慧居家养老模式。主打互联网购物的“华一助购”、12349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医养融合的梅花山庄等六大“智慧”机构各自代表南京市智慧居家养老的六种不同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和政府引导模式,立足社区模式和建设平台模式,强调技术模式和强调服务模式,其中包含着多种参与主体。

表面上看,南京的智慧型居家养老模式似乎已初具规模,让调研小组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共接触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方31人,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发展智慧居家养老,很难做!”南京市秦淮区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调研小组成员:“助餐、助医、助浴、助急、助洁,这五种服务简称为‘五助’,是养老服务最基础的五个项目。但这最基本的‘五助’全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难题。”

以“助餐”为例,老年人通过拨打12349民政服务热线要求助餐服务,12349服务热线为老人提供助餐方联系方式,老年人联系助餐提供方,助餐方提供就近或上门助餐服务。简单的流程,实施起来却有不少风险。具有“助餐”资质的餐饮企业、服务中心少,成本高导致价格高,老人对助餐高价有意见。与此同时,餐饮企业在服务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外送环节的规范,食品安全难以保证,一旦老人生病出现纠纷很难界定责任。

“就运行的这几年来看,居家养老明显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对南京市各大社区的老年人走访了解到,他们对养老的需求很强烈,其中有一大半老人期待智能产品进入生活,”队长杜安齐表示,“我们需要从老人的合理需求及国家承受能力出发,尽快探索出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执行方式。”南京市智慧居家养老正在逐步推进,有问题也有经验。“南京市‘科技融于服务、政府引导推动多元合作、建设平台与扎根社区相结合’等经验对大中型城市推广智慧居家养老有借鉴意义。”。

“我国养老特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了智慧居家养老推广的范围,但目前而言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已经具备了发展智慧居家养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杜安齐等人表示,“我们希望自己的走访调研能够有助于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为中国养老事业提供一点帮助。”

 

腾讯大苏网原文链接:http://js.qq.com/a/20150513/046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