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初受邀参加全国高校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专题研讨会并作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16-12-26浏览次数:204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12月22日-23日,受教育部思政司委托,由《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专题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夏初受邀参会并作了题为《校地联动协同创新,构建全程化多路径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的交流发言,全国各省(区、市)教育工作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分管负责人、相关高校专家、学者等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总结评议了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建设的进展与实效,并研究了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此次会议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措施,也是深化实践育人工作研究、提高实践育人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会议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影响”、“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构建”四个议题,开展了交流发言、分组研讨以及现场观摩等内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做了讲话并结合本次研讨会的三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要抓好三个着力点: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基础,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关键,创新创业是实践育人的突破。我校与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9所院校作为首批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交流发言中,陈夏初谈到,我校历来重视实践育人工作,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搭建平台,实践体验为核心内容的素质能力培养计划(“群星计划”)。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我校不断加强实践育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切实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逐步形成了校内各部门合力,校内外联动的有效机制。
作为实践育人的突破口,我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通过强化校地合作,整合资源,加强学校与国防行业优势、地方企业人才优势、地方政策优势、金融机构市场化优势等方面的对接,形成了“以前沿应用问题为牵引”的校企协同机制、“大船拉小船”的创新创业辅导机制、“三驾马车并进”的政策扶持机制、“股权投资+财政扶持”金政产学研的协同机制,共同构成了具有南航特色的“全程化多路径”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并将其落实到学生的创新成果向创业团队培育的全过程,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努力推动南航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