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5日,2018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营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安徽、湖南、河南、河北、山西、宁夏、青海、广西、香港等17个省、市、地区的330名高中生及带队老师一同参加了本次分营活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本次南航分营活动由校团委主办、理学院承办,得到了学校各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
为让营员们充分感受我校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领略大师之道、感受科学精神、体验大学生活、感悟大学文化,2018年南航分营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内容分为“专家学者面对面”、“特色参观与实践体验”和“校内外文化交流”三个篇章。
聆听报告:三航科技点亮青春梦想
全国教学名师昂海松对各类航空航天器介绍起来如数家珍,并结合搜集的多段视频资料,为营员们一一对应、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从人类飞行学小鸟、学大鸟、学嫦娥的故事讲起,围绕我国航空航天近期热点,以我校大学生科创作品为例,为营员们讲授了航空航天发展与飞行的艺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领营员感悟青春成长中的挑战,启发营员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为信心寻找支点,为困顿寻找出口。
与大师对话,300名青少年不仅了解了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感受到了祖国科技的伟大成就,更激发了他们将个人青春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美好期望。
特色体验:走近科学殿堂,感受科技之美
参观校史馆、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航天馆,是营员们了解南航的一扇窗口,每页泛黄的历史记录、每台精密的实验仪器、每架逼真的飞机模型都让营员们对“三航“特色、对一代代南航人传承的报国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精彩绝伦的航模表演牵动了每颗渴望飞翔的心灵,营员们赞叹教练的操作技术,更渴望了解每架航模的飞行的原理。此外,营员们还以三人组队竞赛的方式,在“水火箭”、“一投必中”和“筷子搭桥”等科技作品创作中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展现创新创意之美。
文化交流:将“活动有意思”与“经历有意义”有机结合
除了科技活动,南航科学营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多姿多彩,注重将“活动有意思”与“经历有意义”有机结合。在校内,营员们与科创大神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互动,在三航知识“一站到底”竞答赛中共享知识盛宴,在公益智体彩虹跑中完成智力和体力双重考验,并将挑战所获教具包捐赠给南航支教点儿童。在校外,营员们走出南航,遇见金陵,在南京博物院里领略六朝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
六天时光,300名青少年在南航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科学之旅”、“逐梦之旅”和“成长之旅”,营员们不仅了解了三航科技的高精尖发展,懂得了团队协作与人文关怀,更领略了南航“团结、简朴、唯实、创新”的博大情怀。三航报国的情结已悄然在营员们心中悄然萌芽,恰如300位营员青少年合影时,共同喊出的口号“走进南航科学营,长存三航报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