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我校举行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辅导报告会。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教授应邀来校作专题辅导报告。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学院系所、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陶勇主持了报告会。
徐飞以《回归与创新:培养“五有”拔尖创新人才》为题,结合自己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刻思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围绕“回归”、“创新”、“育人”三个关键词,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围绕“回归”,徐飞指出,大学要做到六个“回归”。第一,回归“人才培养”根本使命,大学的使命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有主从之别,其它职能都是由人才培养派生出来的;第二,回归大学首先是教育机构其次才是科研机构的本位,教育是个慢变量、长周期的良心活,教育要讲情怀,大学要讲风骨;第三,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第四,回归本质,大学是探索和传承普遍学问的场所,首先是要培养人,而不是才,要培养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创新创业成长;第五,回归通识教育的本然价值,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第六,回归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具有战略地位的、纲举目张的教育,“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
围绕“创新”,徐飞指出,大学的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首先,大学的教育教学要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其次,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推动了教育思想的迭代、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方法的更新和教育手段的升级,未来,基于共同兴趣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将大行其道。再次,要丰富课堂形式,拓展学习边界,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线上与线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课堂”。
围绕“育人”,徐飞强调,在当今的新时代,时代新人要做到“五有”:第一,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第二,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第三,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第四,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第五,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大学要从“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个维度四维一体地培养人,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地育人。育人不仅要言传身教,更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专题辅导是我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主要方式之一,自大讨论启动以来,我校先后邀请了胡海岩、杨宗凯、钱颖一、钟秉林、白海力、徐飞等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辅导报告,为我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共识,推动内涵式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对教职员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