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3-06-05浏览次数:736发布者:王伟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我校干部教师广泛热议。


航空学院党委书记袁智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对进一步深化“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明确要求,更为我们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南航历史文化最深厚的学院之一,我们始终发扬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坚持秉承“逐梦蓝天、矢志一流”的办学追求,大力弘扬“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优良传统,持续挖掘“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文化内涵,重点打造以“大先生”风范树学术正气、“大团队”集群铸国之重器、“大思政”格局育航空英才的一流学院文化,切实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注入强大动力和永久活力。


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樊小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让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南航作为全国文明校园,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和“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为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知重任在肩,必将始终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与情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迪学生的智慧、用革命文化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通过丰富的理论宣贯和实践育人活动,让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做“航空报国”的先行者,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刘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强调在新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对“第二个结合”的进一步深化和生动实践,是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新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我们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民族根脉、激发发展活力、提升精神动能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文化引领行动上来,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和创新发展,从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历史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深刻经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润心增智,推动本单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佼佼: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文化建设作出深刻、系统阐述,深化了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自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南航一直有着丰厚的文化土壤,数学学院在建院伊始就把“文化润院”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强调以精神文化激发内生动力、以学术文化推进教研并重、以从游文化引领全员育人。未来将结合主题教育,继续深入挖掘院本文化,以数学文化节、民族文化展等特色平台为载体,以文化涵养精神、滋养情怀,激励学生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新时代文化传承、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胡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经管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将文化作为主院之魂,丰富完善有经管特色的“六位一体”文化体系,积极推进文化的可视化表达;要围绕学科特色,依托“青春传颂人”载体,讲好能源软科学、灰色系统原创本土学说等中国故事,用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凝聚师生引导师生;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发挥民族学生优势,推动形成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局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楚广兴: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作为南航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提升人文素养、涵养人文情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更是学院存在发展的价值方位。人文学院党委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做新时代新文化的传承者、亲历者、创造者,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中,在南航建设发展的大局中,贡献更多的人文助力。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宇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令人振奋,备受鼓舞。作为南航艺术学院的思政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秉持“艺工融合、双向驱动”的发展路径,立足南航、守正创新,发挥音乐、美术、设计、传媒等专业特长,用好“砚湖书院”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平台,汇聚校园文化力量,引导校园艺术创作,繁荣南航校园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放飞蓝色梦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讲好南航故事。


外国语学院正科级组织员、宣传信息员李林泷: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为我们开展文化传承创新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和宣传工作者,我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广大师生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传承南航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立足外语专业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讲好南航故事,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付诸行动,见之成效。


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孙占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航天精神文化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航天精神文化就是让我们持久自信的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传承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将航天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到学院办学治院实践中、贯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融入到航天专业课程教学中、书写到重大型号任务攻坚克难中,以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打造学校航天特色文化教育高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培养航天强国建设者和航天事业接班人,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学校“三航”特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正科级组织员、宣传信息员胡彤: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并对“两个结合”作出了最新阐释,站位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令我深受启发。作为基层学院,要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深刻了解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践行“两个结合”中涵养文化自信;同时,以大调研大走访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凝聚力量、推动实践,持续举办计算机类顶尖国际会议、打造特色思政品牌等,在学院治理、学科发展和师生实践中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开放、进取、包容”的学院文化,不断扩大校、院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阙愚:在2021年的“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法路径。在今后一段时期中,我们将结合主题教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继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镌刻在学生培养的各类教育管理平台之中,指导学生在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通起来,用以指导学习、推动实践,将中国的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全过程中。


物理学院正科级组织员、宣传信息员张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指明的新方向。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一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做好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用好新媒体、学院网站、楼宇文化建设等工作平台,通过传播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做好学院重点工作宣传,讲好物理故事,传播物理声音,凝聚学院力量,树立学院品牌,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档案馆馆长祖丽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总书记一贯的文化情怀和高远的历史眼光,更彰显了新时代我们党运用中华文化的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自觉自信。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深感鼓舞和振奋。档案是中华文化最原始和最真实的历史记录,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传承载体之一。就我校来说,档案馆是记载学校建设发展历史、师生成长成才轨迹的重要机构,校史馆是学校文化实践育人的重要基地,一直承担着传承南航精神文化、服务广大师生的重要角色。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溯源精神之脉,弘扬精神伟力,将传承发扬校园文化的“小我”融入到创造时代新文化的“大我”中,在奋力书写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中贡献力量!


将军路校区党工委书记邬沛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坚守文化阵地,深入挖掘“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等特色文化阵地的内涵与外延,推动构建高品质校园文化生态,让校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沃土;坚持守正创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校园文化创新实践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以校园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周克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强调,我们拥有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的特性是中华民族创造世界奇迹的“密码”,我们只有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才能建设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图书馆工作是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持续推进“智慧阅读体验空间”建设,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满足师生对图书阅读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试听仓、虚拟人等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为培养更多具有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作出更大贡献。


无人机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中第二个结合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内涵意蕴,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理论思想力、磅礴实践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要求,我们将在文化传承上进一步弘扬“航空报国、贡献国防”传统,总结凝炼南航无人机事业60多年积淀,赋能新时代“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长空精神,丰富发展南航精神的时代内涵,以“红色基因、蓝色梦想”的守正创新做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实践者,围绕“四个面向”和“重器铸造”行动,继续发扬无人机人吃苦品质、攻关意志、战斗姿态、奉献品格,在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谱写南航无人机发展新辉煌。


机电学院2019级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本科生谷建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今年有幸参与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录制,让我深刻认识到古典诗词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魅力和韵味,更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热爱和学习传统文化,更要传承和传播,让其展现真正的生命力,让其“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为古老灿烂的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空学院2022级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刘嘉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对于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的坚定支撑。作为大学生艺术团成员,以实际行动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积极倡导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注重将其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让其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