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我校师生热切关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221发布者:张瑞瑞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校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大会召开,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手机客户端等渠道,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同上一堂生动珍贵的思政大课。观看现场氛围庄重热烈,师生心潮澎湃,反响热烈。


校党委书记甄良:今天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南航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始终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深度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新征程新使命,南航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勉励精神,聚焦学校2035年发展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水平的党委领导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实施“十年行动计划”, 扎实推进“三年改革方案”,着力打造国家战略引领力量,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姜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庄严隆重、震撼人心,令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铿锵有力、催人奋进,为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再次凝聚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和坚定信心。作为一名“南航人”,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始终坚守工信底色、国防特色,扛牢“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崇高使命,大力传承弘扬“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精神传统,坚定不移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砥砺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在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上持续深耕,造就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实绩实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正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观看后我由衷为祖国的繁荣强盛,为人民军队的威武豪迈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我也深知今天和平与幸福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南航作为我国“三航”领域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参与了此次几乎所有受检阅飞机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工作。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航空报国、贡献国防”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强化前沿科技攻关和先进装备研发,不断提升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度,为实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宏伟愿景贡献更多南航力量!


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直升机研究院院长招启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重要契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胜利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昭示我们唯有强大国防,方能守护民族独立与国家尊严。当阅兵的直升机飞过天安门,身为直升机研发人员的一份子,我倍感骄傲,同时也深感使命在肩。直升机作为现代战场上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的重要力量,在国防安全与救援保障中作用突出,同时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装备,彰显了直升机科技进步的战略价值。南航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拥有直升机专业“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高校,肩负“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我们直升机全体师生定当坚定“努力实现国产直升机早日飞遍全球”的信念,为航空强国战略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无人机研究院党委书记王伟华: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盛大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深感震撼与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号角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之重。无人机研究院作为新中国最早从事无人机研制的单位,始终坚守初心,为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将以史为鉴,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无人系统科研事业的改革发展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全力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无人机的性能和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建设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南航智慧和力量。


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学院教授仇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充分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作为一名从事力学前沿研究的青年教师,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刻体会到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以及自身在培养航空航天后备人才、推动国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责任。我将牢记“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担当,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名学生,同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背后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通过力学理论创新服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能源与动力学院燃烧传热与热能系党支部书记杨理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今日收看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受阅部队的雄姿展现了强国强军的辉煌成就,令人心潮澎湃。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必将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聚焦航空发动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双碳战略目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陈杰:战机列阵呼啸、方阵步伐铿锵、新型装备依次驶过,人民子弟兵以昂扬姿态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人民军队的强大与威严令人动容。八十年风雨兼程,纪念活动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肩头的责任与使命。我将以“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为使命,潜心教学、深耕科研。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为国防现代化培育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机电学院院长傅玉灿: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更感使命千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大会上亮相的国之重器,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见证,更坚定了我们践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心。作为国防军工七子高校,南航肩负着“航空报国”的特殊使命,我们要以伟大抗战精神为引领,铭记历史、传承创新,聚焦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拔尖创新人才,以高端装备制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用实干担当守护和平发展,书写好新时代军工高校的使命答卷。


民航学院党委副书记唐志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政大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胜利与和平的来之不易,激励我们铭记历史、共创未来,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我将继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将抗战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建设“民航强国”的使命担当;拓宽行业实践育人平台,通过构建“校-局-场-司”育人共同体,让学生在系统化行业实践中锤炼过硬专业本领;不断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探索“智慧民航”新域、勇闯低空发展新路提供机会,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数学学院党委书记张跃: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结了过去的辉煌成就,描绘了未来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激发了我们为国家繁荣富强努力奋斗的决心信心和勇气。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航空报国”红色基因,立足数学学院特色,着力提升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培育学生数学素养,强化基础研究与国防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瞄准关键领域核心数学问题攻坚克难,为铸就国之重器提供坚实的数理支撑,在新征程上彰显使命担当。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航天学院教授张镜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离不开坚实强大的国防力量。在阅兵仪式上,我们亲眼见证了中国国防科技特别是航空航天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倍感振奋与自豪。作为培养航空航天民航人才主力高校的一名专业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提出了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准确把握新时代航空航天民航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着力培育一批具备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所蕴含的关于历史发展规律、人类文明正义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建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任,要将抗战历史、抗战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奋斗故事,讲清楚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发展逻辑;要通过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充分运用航空航天国之重器及历史纪念场馆等资源,以“大思政课”运用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集成电路学院执行院长刘伟强:盛大的阅兵式充分展现了国威军威,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昂扬的士气,令人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催人奋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其应用领域几乎渗透到所有科技行业。作为集成电路人,我们要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强芯报国”的实际行动。通过强化空天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南航“芯”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袁宗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世人、振奋人心!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气势震撼、令人鼓舞!我们深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是为了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弘扬抗战伟大精神是为了凝聚力量、开创未来。作为步入智能时代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点的高校,我们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科学把握人工智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定位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全力赋能国家“人工智能+”行动,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智能实验室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徐睿: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我内心被深深触动。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阅兵中的先进装备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也让我深感责任在肩。我们实验室研发的频谱管控、辐射源定位相关技术,已应用于信息支援相关领域,这让我倍感自豪。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科研,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让科技之光在国防领域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仪仗方队战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蔡云啸:“向国旗敬礼”一声口令把我拉回到六年前。2019年10月1日,我作为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愿为祖国贡献我的一切。时隔六年,回到校园的我通过荧幕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情依然澎湃如昨。从军人到学生,变了身份,使命不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我们所有退伍军人和当代青年共同的责任。无论是在军营还是校园,我都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践行国旗下的诺言,以实际行动为国旗添彩、为强国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获得者、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韩璐: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深受震撼。在阅兵的感动中,我读懂“家国”的重量;在整齐的步伐中,我看见“团结”的力量;在大国重器亮相时,我感受“科技自强”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南航材料学子,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材料强国”使命担当,夯实自身所学,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建设大局,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