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要闻

我校举办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227发布者:黄琳涵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深圳零一学院主办、我校承办的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在将军路校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40所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参会。


10月3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深圳零一学院联席院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郑力,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江苏省教育厅江苏卓越国际交流教育基金会项目主管邹彦玲,校长姜斌,校长助理潘时龙出席开幕式。


姜斌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基石。学校通过长空学院等平台持续探索育人新模式,通过与深圳零一学院共建“长空创新班”等举措,持续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育人生态深度融合。他期待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与各界携手持续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郑泉水与姜斌共同为“长空创新班-零一班”揭牌,深圳零一学院联合创始人徐芦平,清华大学陈民、任建勋及我校长空学院院长朱建军、首席导师熊克共同见证,标志双方联合培养迈入新阶段。


郑泉水以《升维・协同・进化——共创数智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为题,郑力以《清华大学无穹书院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为题,潘时龙以《以创新育英才,以特色铸标杆——南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为题,沈扬以《水利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化一体”改革与实践》为题先后作主旨报告。



在“人工智能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院士・高校校长圆桌论坛环节,郑泉水、潘时龙、沈扬围绕“破界融合”“师资激励”“评价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11月1日至2日,研讨会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深化、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多位专家分享培养经验与体系。清华大学徐芦平提出“X型人才”培养目标,分享培养学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实践探索,任建勋解读E-SRT双导师制与学术规范,陈民作题为《真实科研挑战育人》的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煜介绍科教融合培养力学拔尖创新人才举措;华中科技大学厉侃分享科研启蒙案例;同济大学萧遥分享本科科研如何塑造科研思维与育人实践;我校朱建军介绍长空学院“铸魂计划”“深蓝计划”“星链计划”“寰宇计划”,以及校企协同育人升级方向;黄锐则结合航空航天需求,展示指导学生攻克无人机研发、超声速计算等难题的案例,凸显因材施教成效。


在学生案例分享环节,清华大学郝瀚、慕明星、何丰蔓,浙江大学蔡海啸,上海交通大学张泽林、徐梓恒,我校黄阿鹏、邱航、顾印胤九名学生代表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如何实现从课堂到科研的思维跃迁,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鲜活注脚。



研讨会期间,我校牧星学院院长蒋彦龙,长空学院院长朱建军、首席导师熊克围绕“协同培养”“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分组讨论环节,五组代表分别聚焦“师生配对与小环境营造”“问题设计与过程管理”“理念共识与本土化落地”“学分认定与成果转化”“学生意愿尊重与学长生态构建”等主题汇报成果,为后续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了有力参考。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参观了我校长空学院智慧教育空间和御风园教学实践基地,为后续合作提供深度实践交流。


此次研讨会是持续深化与各顶尖高校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方法的重要契机。下一步,我校将充分发挥“三航”特色学科优势,积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升级,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强国战略注入更多南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