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1
03月
我校学生获省市青年志愿服务表彰
3月5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调研学雷锋活动情况并看望学雷锋先进典型。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第22届研支团贵州分队成员王小珂作为“学雷锋先进典型代表”参加座谈交流。我校艺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第23届研支团西藏分队成员韩悦荣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这也是我校第三次获此殊荣。在座谈交流中,王小珂作为唯一高校青年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学习体会和实践经历,她谈道,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将“学雷锋,做雷锋”作为价值追求和终身行动,在基层一线的志愿服务道路上继续行动、担当、奋斗。2022年度全省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典型评选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春使命,在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激扬青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光荣使命。经过推报初评、专家复评、线上答辩等多个环节,韩悦在全省200余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中脱颖而
10
03月
两会上的南航声音丨施大宁:教育,实现国富民强的磅礴力量
编者按:近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两会专栏刊发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采访。现转发报道如下:教育,实现国富民强的磅礴力量新征程,新起点,新远航。在这个关乎强国的宏大叙事中,教育成为磅礴力量。这力量,与党同心,与国同频,与时同行。从党的二十大对教育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到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再到代表委员作答时代之问,教育强国的蓝图正一步步转化为“实景图”。回答时代课题——教育量出现代化进度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蓝图中,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关键取决于教育发展和国民素质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说。研究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紧密相关。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强国崛起进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共识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没有人才,何来强国?”在多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看来,万
10
03月
两会上的南航声音丨王立峰: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
编者按:近日《光明日报》两会特刊“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提振发展信心”专版中,刊发全国人大代表、我校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教授文章《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现转发全文报道如下: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2022年,中国航空航天人格外繁忙。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一个个标志性的创新,让我们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信心倍增。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与期待,这让我在科研的路上脚步更坚定、行进更有力、心情更愉悦。回顾世界科技发展史,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并非源自条件十分优越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不够理想的物质条件面前,人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作用尤为重要。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南航人始终自信自强、勇于创新,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C919国产大飞机、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探月工程、航空发动机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我深知从事基础研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深知基础研究对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
10
03月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重要指示精神...
3月5日上午,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周年之际,我校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10527会议室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重要指示精神青年师生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负责同志,各学院团委书记,志愿服务导师代表,志愿服务项目代表,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计划代表参加活动。座谈会由校团委书记王静主持。王静在主持中强调,各级团学组织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部署下,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发展志愿服务队伍,拓展志愿服务资源,形成志愿服务合力,努力为青年学生搭建更多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平台。校团委副书记庞依达从体系化机制建设、精品化项目建设和内涵化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进行了动员部署。志愿服务导师代表、学院团委书记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分别交流发言。“智汇·雨露”研究生公益科普志愿服务团指导老师沈理达,从“为什么做志愿”“依托什么做志愿”“如何组织做志愿”等方面,分享了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考。民航学院团委书
10
03月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捐赠仪式在我校航天教育教学基地举...
3月1日下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捐赠仪式在南航航天教育教学基地举行。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副所长阮宁娟、总监高树义、我校副校长吴启晖、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出席了捐赠仪式。航天学院领导班子、师生代表等30余人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副所长阮宁娟、总监高树义、我校副校长吴启晖、“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共同为降落伞揭幕,吴启晖副校长向阮宁娟副所长颁发了捐赠证书,高树义总监向参加活动的师生介绍了降落伞的相关情况。该展品是“天问一号”初样阶段高空开伞试验用降落伞,其伞降减速技术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和我校共建的“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实验室负责完成。同时,“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也是我校1988级校友。至此,我校航天教育教学基地的实物展品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南航学子在基地中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体会到航天人在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精神,可以更好的传承航天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09
03月
两会上的南航声音丨王立峰:把论文写在国之重器上
编者按:近日《新华日报》全国两会特刊中刊发全国人大代表、我校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教授文章《把论文写在国之重器上》。
09
03月
两会上的南航声音丨施大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编者按:近日《光明日报》要闻版“代表委员履职记”专栏刊发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履职报道。现转发全文报道如下:全国政协委员施大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防科技人才培养、青少年法治教育、托育服务、竞技体育人才体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的每个提案都离不开“教育”二字。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施大宁尤为重视厚植创新文化对于培养人才的价值和意义。“深厚的创新文化不仅是大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终身背景和精神家园,更是重大科技突破的主要引擎。”“教育工作者和政协委员两个身份对于我来说是互相贯通的。从教育中来,调研了解更多问题所在,凝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理解;到国家中去,将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个人身上的使命与担当。”施大宁从自己多年的一线教育经历中得到启发,对接时代发展要求,意识到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高等教育对全社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副校长,他也多次强调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所担当的角
09
03月
我校召开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女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阳春三月暖,鲜花绽放浓。为庆祝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学校在西苑教工活动中心召开了以“榜样引领 助力成长”为主题的女教职工代表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陶勇,人事处处长崔海涛,教发中心主任朱建军,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余春玲,以及女教师代表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余春玲主持。座谈中,经管学院教授徐海燕、能动学院教授黄向华、机电学院教授周瑾三位首届“南航巾帼十杰”,以及国家优青、民航学院专聘研究员孙蕊,就青年女教师如何更好地成长分享了感悟,提出了建议。新入职的女教师也交流了入职以来的体会、收获与困惑,大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热烈互动。“做一个好老师的基本素质是我们心中要有爱:爱这个职业、爱课堂、爱学生。一辈子努力成为好老师,同时也完美了自己的人生。”“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站好讲台,其次要做好科研;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承精神;要经常运动,丰富生活。”“我热爱我的职业,教书育人让我充满了强烈的幸福感。”“刚入职是我们精力最旺盛、灵感迸发最活跃的时候,要积极融入学校、学院,加入团队,抓住时机,发挥特色,努力钻研。”“努力沉下心来,从点滴做起,不要急于求成。”“
08
03月
致全校女教职工的一封信
07
03月
荣誉丨我校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月24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涉外管理研究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新时代下高等教育涉外管理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镇江召开。会议由江苏省高教学会涉外管理研究委员会主办,江苏大学承办。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施蕴玉、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江苏大学副校长田立新等出席会议,省内近80所高校约150名代表参加会议。我校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沈敏、项目科科长单晶和管婷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对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特殊贡献奖进行评选。我校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人被授予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我校以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为契机,不断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渠道,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类项目6项,持续推进“南航-南特联合学院”建设,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共建“创新人才推进中心”;大力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获批教育部、科技部学科创新引智平台 1 个,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2 个,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智能无人机国际产教联盟;持续优化提升国际化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积极引进海外高水平学术大师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0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9
/
631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