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1
06月
我校举行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6月20日上午,我校在西苑教职工活动中心隆重举行2022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离退休党工委委员、全体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近百人参加了颁发仪式。仪式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主持。颁发仪式在庄严的国歌中拉开序幕,全体党员干部起立奏唱国歌,现场气氛严肃而又庄重。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乐曲,杭育新、李遥走到老党员跟前,逐一为现场17位“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颁发纪念章,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送上美好祝福。杭育新受学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单忠德的委托,代表学校党委向纪念章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党中央向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颁发纪念章,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老党员们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广大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南航艰苦创业的见证者、快速发展的创造者、“双一流”建设的推动者,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航永远不会忘记。他要求,全校师生员工要以广大老党员为榜样,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中汲取力量,筑牢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在持续奋斗中努力书写南航人永远跟党
20
06月
学校召开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启动会
6月16日下午,学校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11楼会议室召开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工作启动会,副校长施大宁、姜斌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姜斌主持。施大宁认为此次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工作是对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全面检视。他从能力检阅、成果展示、发展契机三方面阐述了再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要立足高站位、制定高目标,要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和推进南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角度来看待此次质量再认证工作;二是要确保高质量、展示高水平,认真研究指标体系,对照办学实际,全维度做好自查自改,高质量完成自评报告,高水平展示国际化办学的能力和效果;三是要部门细分工、各方多协同,凝聚起南航人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共同做好此次质量再认证工作。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泉元汇报了学校来华留学工作总体情况和再认证工作的内涵和要求,明确了部门分工及时间节点。他表示国际教育学院作为此次再认证工作的牵头单位,必将全力以赴,紧密联系各部门、各学院,群策群力,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党政办、宣传部、发规处、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国合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均表示来华留
20
06月
我校召开留学归国人员代表座谈会
6月14日下午,学校召开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代表交流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精神,围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的人才工作改革协商座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斌,党委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留学归国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遥主持。李遥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精神,同时,他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回顾了南航一代代留学归国人员用实际行动共同诠释的航空报国精神,鼓励留学归国人员立足自身岗位,勇做锐意创新的模范,努力成为教学骨干、科研先锋,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人事处处长、高级人才办主任崔海涛介绍了新形势下学校人才工作的主要举措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会议协商的主要内容。刘伟强、刘向雷结合参加省委统战部等相关会议,结合自身海外留学、归国报国的心路历程,分别作了重点发言,郭宇锋等11留学归国教师代表聚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的海外引才引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聘期考核改革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姜斌作了总结讲话,指出留学归国人员是学校人
20
06月
我校22个专业入选第三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点名单。我校共有22个专业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9个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建设点,13个专业获批省级建设点。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82.22%(不含3年以内新专业)。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等10个学院获批的国家级建设点占招生专业总数的100%(不含3年以内新专业)。近年来,学校更加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对接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内涵提升计划。为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按照“顶天立地、特色发展、分类建设、示范引领”的基本原则,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全面统筹专业内涵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为做好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教务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为各专业对标一流提升质量、总结经验凝
16
06月
我校召开落实安全发展政治责任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
6月15日,学校党委召开落实安全发展政治责任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郑永安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各巡察组组长,全体中层正职领导人员参加会议。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主持会议。会上,党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徐福民、第二巡察组组长刘红旗、第三巡察组组长张新明、第四巡察组组长邬沛雄依次反馈了实验室安全、保密安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公共安全四大领域专项巡察意见,并以图文并茂形式通报了巡察发现的共性典型问题。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刘虎,保卫处处长、保卫部部长徐曙峰代表被巡察单位作了表态发言。郑永安充分肯定了专项巡察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对做好专项巡察整改工作作了全面动员部署。他指出,开展落实安全发展政治责任专项巡察是学校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战略决策的生动实践,也是直面现实问题、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创新举措。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把安全发展责任扛在肩上,把师生安危冷暖放在心里,站在政治高度认识安全、从专业角度思考安全、以行动合力推进
16
06月
副校长宋迎东赴无锡市开展对接交流
2022年6月9日,我校副校长宋迎东到无锡研究院考察并就研究院建设工作与无锡市开展座谈交流。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市工信局局长冯爱东,无锡市惠山区副区长虞洁、科技局局长马晓宇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交流活动。周文栋副市长指出,无锡市高度重视南航无锡研究院建设,并对无锡研究院下一步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期望,希望精准定位,靶点对接,加快团队、机制和载体建设,校地共同建设好重大创新平台。惠山区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围绕研究院载体建设、板块规划、资金支持、条件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研究院改制重组和发展建设后续工作如何推进提出了建议。宋迎东副校长对无锡市及惠山区一直以来对南航事业发展特别是无锡研究院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研究院建设进展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无锡研究院建设是学校全力支持的工作,下一步将全力推动校地合作,协调各方资源,加快无锡研究院建设,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会后,宋迎东副校长对研究院载体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办公载体、实验载体建设情况。
15
06月
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来我校调研
6月14日,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来我校调研。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潘贤掌,副省长马欣参加调研。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根平,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研究室主任周进,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谢志成陪同调研。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中科院院士郭万林,党委常委、副校长宋迎东,党委副书记刘宇雷陪同调研。郑永安代表学校党委从历史沿革、学科特色、重大科研平台、重要创新成果、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等方面汇报了我校在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说,南航始终坚持做好“有特色”和“高水平”两篇文章,聚焦学科特色领域,坚持航空航天民航“三航”办学特色,培养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高质量创新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面向未来,南航将传承好“航空报国”红色基因和“志在长空”蓝色梦想,坚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围绕“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高标准学科布局,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势作用,着力把科技创新的突出成效转化为推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贡献更大的南航智慧和南
15
06月
媒体同期声丨《学习时报》刊发校长单忠德署名文章
编者按:2022年6月15日,《学习时报》“院士论坛”栏目刊发校长单忠德署名文章《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现转发全文: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单忠德单忠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基础工艺与装备组组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曾任郑州机械研究所所长、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长期从事数字化机械装备与先进成形制造技术、绿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等。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更难以保证国家安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既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自主创新,高度重视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科技、中国制造在世界创新版图和制
14
06月
我校举办2022届留学研究生毕业座谈会暨汉语中心成立大会
6月2日下午,我校2022届留学研究生毕业座谈会暨汉语中心成立大会在将军路校区举行。副校长施大宁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孔垂谦、研究生院副院长郑祥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魏佳丹,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泉元、副院长李勇,2022届全体在校留学研究生,导师代表、教务老师代表,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峰主持。会上,施大宁副校长对2022届留学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以及汉语中心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施大宁充分肯定了2022届留学研究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的精神,并用“目标”“志向”“使命”三个关键词向毕业生们提出期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和原则,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鼓励同学们要秉承南航人征服天空、探索太空的精神追求,肩负起南航人的责任与担当;三是勉励同学们将在中国所学习到的文化与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将在中国的美好经历与故事分享给家人与朋友,以开放包容展现国际担当。施大宁同时表示,此次汉语中心的成立是提升留学生汉语学习效果和汉语表达水平,促进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有效举措。希望国际教育学院依托汉语中心,引培
14
06月
南航和溧阳召开天目湖校区建设发展工作推进会
6月8日,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与溧阳市委书记叶明华、代市长周永强就天目湖校区建设发展事宜进行座谈。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溧阳市常务副市长赵明,副市长钱栋参加。叶明华、周永强对郑永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双方前期高质量推进天目湖校区建设、高水平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希望双方继续加强高层互动互访,进一步增进互信,保持协商良好合作氛围,持续推进有关协议和项目高质量落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专业平台,为推动学校建设发展和溧阳产业链、创新链向高端攀升奠定坚实基础。刘宇雷表示,双方精诚合作建设天目湖校区树立了校地合作的新典范,充分展现了“溧阳速度”“南航效率”。希望继续秉持务实高效、开放合作原则,立足校区长远发展,充分利用校地优势特色资源,加快推进学科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合作协议落地落实,实现共建共赢。郑永安代表学校党委和领导班子对溧阳市委市政府支持天目湖校区建设表示感谢。他指出,校地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设天目湖校区,有效提升了溧阳城市品位和产业能级,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他强调,双方要围绕溧阳航空产业、储能技术等特色领域加强深度合作,同时要按照“30年不落后”的标准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43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65
/
644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