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8
04月
我校召开学生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
4月26日,我校召开学生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专题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出席座谈,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等12名代表参加。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主持会议。会上,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佼佼、艺术学院团委书记汪明锐、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肖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李宇飞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围绕统筹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与学生思想引导、教育管理、学习指导、生活保障等方面作了汇报。随后,与会人员还就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郑永安代表单忠德校长和领导班子对全体学工战线同志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关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守牢校园疫情防控底线所作大量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当前全国疫情形势呈现逐渐企稳态势,但地区之间交叉输入影响明显,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他强调,全体学工人要始终牢记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主渠道作用,面向学生解读好“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大政方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工作;要始终牢记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继续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切实
27
04月
我校《振动工程学报》入选T1级期刊
近日,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发布了《振动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我校《振动工程学报》入选T1级期刊。根据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信息,全国共有87本期刊入选《振动工程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其中T1级15本,T2级35本,T3级37本。T1级是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顶级水平的期刊,T2级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知名期刊,T3级是学术界所认可的国内外优质期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遴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国内各大学会、协会、组织机构通过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形成了本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初步成果,为本领域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和科研机构开展学术评价提供参考。截至2021年11月4日,共有50家全国学会参与试点工作,23家学会正式发布首版分级目录。
26
04月
我校召开国际创新港建设工作推进会
4月20日下午,我校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召开南航国际创新港建设工作推进会。校长单忠德、副校长宋迎东、吴启晖等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宋迎东主持。宋迎东首先围绕250亩产业用地载体建设进展、首期落地项目支持落实情况、创新港年度运行经费使用管理、国际创新港建设管理办公室前期运行状况、科教用地一期418亩建设报批进展及后期划拨使用方案协商情况、产业基金推进工作、落地协议洽谈情况等方面对国际创新港建设进展进行了概括介绍,并简要阐述了后续工作规划和设想。田威围绕相关工作对国际创新港前期建设进展进行了补充介绍,对后续推进过程中需学校支持协调事项进行了说明。吴启晖结合教育部的领域布局对国际创新港学科定位、一期418亩科教用地规划设计、落地项目分类、产业基金设立等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最后,单忠德表示,目前工信部、省、市、区都给予国际创新港高度重视,机会稍纵即逝,要珍惜这一机遇,把国际创新港建设作为学校双一流发展的抓手。他强调,针对国际创新港建设,一是要站位高,想得远,学校所有领导、各学院、各职能部门要站在整个学校的高度,凝心聚力,立足学校未来发展,长远考虑,积极谋划,借助外力,弥补学校不足;二是要在建
26
04月
南航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我校师生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广播、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我校师生热烈反响。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与去年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在思想体系上一脉相承,在精神要求上一以贯之,为“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指明了方向,为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把南航建成我国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南航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始终传承“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和“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矢志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办学层次“四次重大飞跃”,书写了我国高等教育史和中国高校发展史上的“南航奇迹”。面向未
26
04月
国际创新港产业基金合作推进会召开
4月22日,我校与六合区政府、中自鸿英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线会议形式进行了三方合作会谈,共同商讨国际创新港产业基金筹建、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等有关事宜。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六合区区委常委周娅,南航北京校友会秘书长王健,中自鸿英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杜豪,国际创新港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田威参加会议。会议由周娅主持。中自鸿英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对公司成立背景及三方合作框架协议由来进行了简要说明。接着,介绍了合作协议拟定、产业基金筹备进展情况,并围绕总则、合作内容、各方责权等方面对协议具体条款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交流讨论环节,三方代表各自表达了对产业基金推进、合作协议相关条款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并达成了若干共识。周娅指出希望三方根据本次会谈达成的共识,对协议内容做进一步修订,确保相关表述准确清晰,并尽快定稿与签署。六合区会积极配合南航与中自鸿英公司,稳步推进产业基金筹备成立。最后,林左鸣指出产业基金的使命任务契合南航国际创新港发展方向和定位,他围绕中自鸿英科技有限公司的定位、存在价值、发展愿景强调了三方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合作路径和模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六合区科技局、投促局、财政局、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
25
04月
时文丨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习近平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
25
04月
2022年第十七届南航读书节开幕
4月22日,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2022年第十七届“奋进新征程 阅读再出发”南航读书节如期而至。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本届读书节开幕式采用网络直播方式进行。开幕式由图书馆馆长袁家斌主持,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斌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宣传部、校工会、校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信息化处、将军路校区管委会、天目湖校区管委会、国教院等部门领导和广大读者分别通过腾讯会议和在线直播参加。 开幕式首先播放了《南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介绍》视频,介绍了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发展历程。随后,袁家斌介绍到场嘉宾,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图书馆在为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一直积极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阅读推广体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师生的参与主动性,助力书香校园建设。本届读书节以“奋进新征程阅读再出发”为主题,围绕校庆70周年、读书励志、资源推介、信息素养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希望通过这两个月的读书节活动,能让全校师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文化。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周克印宣布了2021年度优秀读者名单,表彰202
25
04月
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航天事业做出重要贡...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2022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为“航天点亮梦想”,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激发汇聚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自青年时期投身航天事业,始终胸怀远大梦想,从资源二号到嫦娥系列工程,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叶培建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2019年,叶培建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江苏新闻广播丨从“嫦娥奔月”到“逐梦火星”, 77岁的他还要“多做一些事情” 杨子晚报丨2030年前,中国或将实现载人登月 紫牛新闻丨“人民科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叶培建院士:2030年前,中国或将实现载人登月 交汇点丨“致敬功勋模范”|向着璀璨星空,永不停步——专访“人民科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 现代快报丨50载航天梦,一颗赤子心!新华日报丨向着璀璨星空,永不停步
23
04月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一行来我校调研
4月22日,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第一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来我校调研指导,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司长金鑫、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宋乐伟、省工信厅副厅长李强陪同调研。徐晓兰、胡广杰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系统了解了学校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听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朱荻教授关于精密特种加工、微纳制造等相关技术研究进展以及服务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情况汇报。座谈会上,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重点汇报了学校聚焦“四个面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主要工作成效,以及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等。胡广杰高度评价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南航建校70年来,始终立足江苏、服务江苏,秉承“航空报国、服务国防”的办学传统,发展成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南航建设与发展,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希望南航持续统筹协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2
04月
专家观点丨赵玲: 伦理对科技的“能做”与“应做” ——对《关于加...
编者按:为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推动科技向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出台有关科技伦理治理方面的意见,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深入学习和理解科技伦理治理,我们特开设“专家观点”专栏,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玲对科技伦理进行深入解读。伦理对科技的“能做”与“应做”——对《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玲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技伦理体系的总体要求,不仅赋予科技伦理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保障功能,而且为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做出了战略性部署。一、科技的“能做”与“应做”伦理对科技的诘问,反映出人类对自己的理性产物——科学技术的审思,也反映出人类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忧虑。当然,伦理对科技表现出来的审慎态度,并不意味着伦理对科技的不信任或刻意阻挠,而恰恰反映出伦理以一种积极的力量去督促科技进行自我反省,警示科技共同体思考科技“能做”什么、“应做”什么这些关乎科技更关乎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科技必然是“能做”的,科技的“能做”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43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4
/
644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