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9
04月
党史学习教育 | 陈谋:坚持国防基础创新 做好科研与育人有机协同
2021年4月14日-17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层领导人员党史学习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到百年名校浙江大学进行学习。这次学习不管是课堂的专家报告、现场教学,还是跟各位机关和学院领导几天的相处,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很充实,是一次难忘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经历。在四天的学习中,学习了浙大严建华副校长和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分别做的辅导报告《“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规划与思考》和《“十四五”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提升了自己对“双一流”建设和教育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双一流”建设和教育现代化是南航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南航教师的现阶段历史使命。2017 年 12月学校召开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要成为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院、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一流的基地等。目前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面临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的重塑期。因此,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岗的一员,必须直面机遇和挑战,做好科研创新,做实科研育才。下面结合学习体会谈谈几点思考。1、立
29
04月
党史学习教育丨【党史百年·重要论述】4月29日
29
04月
党史学习教育丨【党史百年·重要论述】4月28日
29
04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受聘我校兼职教授
4月24日,我校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中科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总师姜杰,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单忠德,副校长姜斌出席相关活动。授聘仪式前,郑永安与包为民、姜杰前往院士林,参加植树活动。他代表学校党委和三万多名师生员工对两位院士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并鼓励青年学子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院士们孜孜不倦做大学问,脚踏实地做大先生的崇高品格,不断勇攀知识高峰,自由探索前沿技术,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单忠德对包为民受聘我校兼职教授表示热烈祝贺和欢迎,并为包为民颁发聘书、佩戴校徽。他表示,院士长期从事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系统的研究,为我国航天强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希望自动化学院聚焦“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凝聚大团队、构筑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积极探索跨学校、跨学院、跨团队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为高水平自立自强和“两个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为我
29
04月
中国航天日丨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大数据智能处理学术论坛在我...
4月23日下午,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大数据智能处理学术论坛在我校计算机学院113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工信部重点实验、CCF南京分部协办,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南航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周的重要学术论坛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我校双聘院士郑纬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许希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吴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金双根、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夏桂松、龙芯中科(成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建芝、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兵、副院长张道强、黄圣君以及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出席本次论坛。论坛由陈兵主持。许希武副校长首先代表南航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中国航天大会是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也是全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重要窗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在航天事业中一直以实际行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本
29
04月
中国航天日丨常进院士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
4月24日,时值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南航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周活动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总第178场),在将军路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做了题为“空间探测暗物质粒子”的报告。副校长姜斌出席报告会,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航天学院副院长王寅、长空学院副院长张林及近20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王寅主持。常进院士从天文观测证据和三种主要探测方法及相关探测结果介绍了暗物质粒子探测的科学前沿。作为悟空卫星的首席科学家,常进院士还重点介绍了卫星的共组原理、研发过程以及卫星最新观测结果。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引发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许多在场学生对报告内容和学习问题进行了踊跃提问。报告会后,副校长姜斌代表学校向常院士赠送“问天科学讲坛”纪念云锦以表敬意和衷心感谢!报告会前,常进院士与在场师生共同手植一株紫叶李,院士林又增添了一抹新绿。报告人简介:常进,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主要从事空间伽马射线、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实验。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文星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
29
04月
中国航天日丨2021年中国航天日暨中国航天大会空间智能自主控制论...
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21年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以“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为主题,在江苏南京举办“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活动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4月23日,2021年中国航天日暨中国航天大会主场活动之“空间智能自主控制论坛”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吴宏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总师姜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杨孟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师祝学军,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袁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姜斌等诸多业内知名专家及代表共12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总监刘磊主持。 袁利代表中国宇航学会空间控制专委会致词。他表示,2020年航天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控制系统在其中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控制的效果已经凸显,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3
29
04月
中国航天日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来自动化学院交流指导
4月23日,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南航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周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吴宏鑫研究员应邀来自动化学院进行交流指导。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十四五”规划的科学性,自动化学院院长江驹主持学科规划指导会,副院长陈谋、张卓然,自控系教师马亚杰等一同参加。江驹首先对吴宏鑫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吴宏鑫院士一直以来对南航的支持和帮助,并汇报了学院发展现状、“十四五”面临挑战、“十四五”规划思路等情况,希望在吴院士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学院力争快速发展,促进“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吴宏鑫院士对学院的热情邀请表示谢意,并对学科规划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他强调,学院要提高大项目、大成果的产出,要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发展。吴宏鑫院士的建议为学院发展开阔了思路。江驹感谢吴宏鑫院士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学院会进一步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学科,凝练学科特色,明确发展方向,努力使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加优异成绩,也期望吴宏鑫院士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院的改革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航天精神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激发年轻才俊投身祖国航天事业的热情,在张卓然、陈谋的陪同下
28
04月
中国航天日丨2021中国航天大会“新型光电技术在态势感知装备中的...
4月25日,2021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中,航天学院与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新型光电技术在态势感知装备中的应用论坛”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副校长黄志球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航天航空事业发展中的南航智慧和南航力量。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旭教授与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金宝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论坛由航天学院副院长盛庆红与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主任朱猛研究员共同主持。论坛共进行了8个主题报告:“混合成像——光学与计算有机融合的成像技术(刘旭教授)”、“计算成像技术在航天中的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邵晓鹏教授)”、“态势感知中的光电感知技术(朱猛研究员)”、“布里渊散射集器光纤传感与激光防护应用研究进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航天光电信息系主任路元刚教授)”、“面向军事智能的光电探测微系统技术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胡小燕研究员)”、“基于飞秒激光成丝的大气污染探测技术(南开大学现代光学所所长刘伟伟教授)”、“石墨烯——硅异质结光电探测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
28
04月
中国航天日丨2021中国航天大会“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技术论坛...
4月25日至26日,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技术论坛暨第九届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共同承办,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北京长征飞行器研究所承办。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中国工程院邓宗全院士、中国科学院杨孟飞院士、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李宏宇所长、我校副校长姜斌、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季海群、常务副院长陈金宝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工业部门、高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副校长姜斌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南航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和南航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回顾了南航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在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方面的合作情况。最后,他希望与会专家集思广益,共同描绘EDLA技术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美好明天!会议围绕“探索浩瀚宇宙、自由空天往返”主题,结合EDLA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小行星探测工程等国家重大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40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24
/
640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