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1
03月
江苏省副省长马欣来校调研
3月11日,江苏省副省长马欣来我校调研座谈。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主持座谈会。调研期间,马欣副省长一行实地考察了我校校史馆、无人机研究院和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朱荻院士介绍了精密高效电化学制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科研成果。座谈会上,郑永安对马欣副省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南航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南航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研经费规模大幅提升,在教育教学、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他强调,面向“十四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南航将一以贯之做好“有特色”和“高水平”两篇文章,大力推动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努力为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校长单忠德全面介绍了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现状、服务江苏经济社会概况以及对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识思考及规划举措。他表示,面向“十四五”,南航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特色更特、优势更优的办学思路,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推动高站位办学治校、
11
03月
我校与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我校与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3月5日,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明故宫校区举行无人机研究院改制合作意向协议签约仪式。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总裁张冠杰,副总裁王川,总裁助理兼总裁办主任纪巍,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528厂总经理丁剑,我校校长单忠德院士,副校长黄志球、宋迎东,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以及校企双方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宋迎东与王川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单忠德代表学校对张冠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北方公司一直以来对南航建设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南航的国防军工情节和北方公司的红色基因文化同根同源,在各自发展历程中分别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功的发展模式,共同为国防事业做出了贡献。双方基于无人机领域的合作基础深厚、空间广阔、未来可期,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坚持以用户市场为导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把我校多年来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更好地发挥出来,坚持“需求引导创新,创新赋能产业”,通过创新模式打造样板、合作共赢引领未来,进一步优化整合全校无人机领域资源,更好地把无人
10
03月
南航师者丨邓晶:从师如“邓”教不倦,励“晶”为学锲不舍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在学期最后一次课结束时跟学生道别,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热烈的掌声,在老师离开教室后掌声久未断绝。有人向班上的学生询问道:“这掌声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学生回答:“我们希望老师能一直听到我们的掌声。”“让赞许的掌声一直响下去,不仅为老师,更为学有所获的自己。”——是经济与管理学院邓晶老师的座右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他一直恪守着这样的信念。创新教学,用有趣的经济思维武装学生1999年,邓晶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入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邓老师主要承担经济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他起初醉心于在课堂上做数理公式的推导和逻辑关系的演绎,但学生们昏昏欲睡的表现令他大为苦恼。经济学是一些枯燥的理论,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谈到编写《经济学》一书的初衷时就说,要写一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睡觉的教材。受此启发,邓老师下决心改变原有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尝试做了大量教学变革和创新,积极打造经济学“趣味课堂”。即使是毕业多年的学生,对邓老师的课堂内容和教学环节还是记忆犹新:通过讨论如何去非洲抓一头大象来理解什么是经济学思维;通过分析大学生恋爱行为来理解各种成本的概念;邓老师甚至通过“教”学
10
03月
新华日报│郭万林院士:抓住科研的“黄金时代”
□ 本报记者 蒋明睿 蔡姝雯 儒雅,是许多人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的最初印象。全国先进工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荣誉和称谓为我们勾勒科研大咖的学术风采和内涵,而当《科技周刊》记者7日与郭院士面对面,更深感他是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科学家,也正是因为这颗赤子之心,他才能在基础研究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数十年。 并非一蹴而就,突破源自积累 蒸发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你想过蒸发可以直接发电吗?也许未来的办公室中间摆放一方水,靠蒸发就能供一整天的用电需求。这不是什么科幻小说,而是郭万林团队的成果之一。 有趣的是,这项创新性的发现竟来自一次实验中的“失误”。当时国际上有人报道流水的管子里放一片石墨烯会发电,郭万林团队的学生反复实验都没有成功。他查看实验记录时,发现有一处信号特别强,便追问怎么回事。学生回答是实验结束未关测量记录设备就把石墨烯拿出来导致的。 郭万林敏锐地察觉到此处可能有文章,如果反复放进去、拿出来,或石墨烯不动,让水沿石墨烯波动呢?如果让水滴落在石墨烯上呢?用毛笔拖动又会怎样?这些看似突发奇想的猜想,通过后面的实验发现了“波动势
10
03月
南航首届“巾帼十杰”①丨袁慎芳: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
人物介绍:袁慎芳,女,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学院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结构监测与预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欧洲结构健康监测执委会委员,先后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优秀发明者、江苏省十大优秀发明人、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长期从事机械智能结构及健康监测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973专题、国家863、国防基础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型号工程项目及欧盟第7框架国际合作项目。在大尺寸复杂结构健康监测、服役环境下结构高可靠性监测、分布式-轻量化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损伤扩展及寿命预测、结构健康监测与预测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公认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先后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世界结构健康监测杰出年度人物奖、欧洲结构健康监测最佳论文奖。出版专著《智能材料结构》、《结构健康监控》,译著《基于压电晶片主动传感器的结构健康监测》。发
09
03月
我校召开首届“南航巾帼十杰”表彰座谈会
3月8日,我校召开首届“南航巾帼十杰”表彰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出席座谈会。李遥主持座谈会。会上,李遥宣读了《关于表彰首届南航巾帼十杰的决定》,授予袁慎芳等10名女教职工“南航巾帼十杰”荣誉称号。在座谈交流环节,受表彰的代表对学校在支持服务、关心关爱女性同胞方面所给予的人文关怀和政策保障表示感谢,并结合学习工作经历,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女性力量发挥等方面,分享了新时代女性实现个人价值和事业发展的精彩故事和感人事迹。郑永安作总结讲话。他代表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班子向受到表彰的10名女教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女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他指出,广大女教职工立足平凡岗位,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走在前列,彰显了服务支撑南航建设发展“半边天”的地位。郑永安强调,各职能部处、各学院要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工作部署,不断解放思想,持续健全完善关心关爱、支持服务女教职工干事创业的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激励他们全身心投入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他希望,全校女教职工要以首届“南航巾帼十杰”为榜样,为温暖
09
03月
2020“感动南航”年度人物⑦丨校医院:白衣为甲,迎险而上,确保...
2020南航年度人物|校医院:白衣为甲,迎险而上,确保校园“零”疫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20年,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发扬了众志成城、团结互助、迎难而上的精神,同疫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凶猛的疫情面前,更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校医院作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大力协助下,校医院时刻牢记学校疫情事关全局,师生健康重于泰山,精心部署、科学防控,并始终战斗在我校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逆行的“白衣天使”成为校园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一、反应迅速,积极应对早在1月21日,疫情爆发伊始,医院就紧急召开会议,学习研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并对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严防疫情在校园内发生和蔓延,医院紧急成立了由医院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的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院内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加强对“新冠肺炎
08
03月
我校“两委委员”热议2021年干部教师大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3月5日,我校2021年干部教师大会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在学校师生特别是“两委委员”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干部教师大会全面回顾“十三五”,奋力擎画“十四五”,吹响了高质量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号角,为学校2021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注入了信心。坚定航向,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慎芳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校开局“十四五”,奋力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作为南航的一员,将坚持目标导向,持续解放思想,对标新发展理念,广泛汇聚协同各类发展资源,加强团队建设,着力培养人才,强化科技创新,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新应变,乘势而上,为更高质量推进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更大贡献。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海艮说,单忠德校长在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学校工作的“三个必须”,立足南航实际,“坚持四个服务”高战位思考未来一段时间学校发展思路、重点、路径,我们必须结合形势要求、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找准
08
03月
荣誉丨我校学生柳莺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
近日,在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的2020年度全省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表彰中,经过推报初评、专家复评、现场答辩等多个环节,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柳莺从来自187家单位推荐的264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中脱颖而出,荣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为本次获奖者中仅有的两名大学生之一,这也是我校继2016年留学生尼哈德之后再次获此殊荣。柳莺现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曾获校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杰出青年学生提名奖、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十佳风尚奖等荣誉。她先后两次分别作为“格桑花开”支教团团长和我校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前往西藏支教,累计支教400余天,教授时长1300多个学时。在服务学校,她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创办舞蹈、电子琴等兴趣班,举办科技节,并先后带领了48名藏族学生来南京游学。新冠疫情期间,她更是组织全体研支团成员投身“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线上公益家教活动,并牵线西藏、新疆、贵州、四川4个支教地6所学校的200余名师生共同开展线上战“疫”思政课,讲述伟大战“疫”精神,仅半小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校团
08
03月
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喜结硕果
近日,教育部召开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我校校长单忠德、校长助理黄炳辉及获奖代表在江苏省教育厅分会场参会。我校喜获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竞争最为激烈的奖项,是衡量一个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此次我校获得的2项二等奖成果分别是:刘思峰教授团队撰写的专著《强国之路——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计与突破口选择》、周德群教授团队撰写的专著《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研究》。 此前,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我校共有19项成果获奖,其中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15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我校参与完成的成果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过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每年遴选资助文科教师在国内外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专著,支持教师持续开展具有重要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促进了人文社科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实现了获奖成果提质增量。近年来,我校高度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9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3
/
640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