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6
01月
我校召开“十四五”专项规划汇报交流会
12月30日上午,我校在明故宫校区综合楼920会议室召开“十四五”专项规划汇报交流会,校长单忠德、副校长宋迎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校长助理吴启晖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宋迎东主持。发展规划处处长金科介绍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相关牵头部门分别汇报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专项规划编制进展。与会人员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就各专项规划的目标任务、建设举措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充分研讨。吴启晖表示,学科建设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学科建设内涵,加强学科群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国家战略需求,为“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王晖指出,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大学师生文化共识和提振师生精神面貌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宋迎东强调专项规划是学校总体规划的重要支撑,高质量编制专项规划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认清形势、着眼大局,既要展望学校未来的发展,又要符合学校实际
06
01月
我校校友廉玉波、王彬文、吴云坤荣膺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
近日,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名单在北京揭晓。经63位评审专家(包括20位院士)评选,“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审定,从全国千余名优秀工程师申报者中评选出40名“杰出工程师奖”和30位“杰出工程师青年奖”获得者。我校83级校友廉玉波、93级校友王彬文和吴云坤同时荣膺“杰出工程师奖”。廉玉波于1987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分标委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廉玉波自2004年全面负责比亚迪汽车研发工作至今,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F3、F0、F6、S6、M6、速锐、思锐、秦、唐、宋、元、宋MAX、F3DM、e6、e5、K9等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20多个车型、100多款。2016年至今陆续上市新能源王朝车型,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稳居前列。授权发明专利175件,国外专利106件,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多次荣获中国外观设计专利优秀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2017年被评为中国
05
01月
南航2020年度十大新闻评选
编者按:2020年1月初,由我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经过专家推荐并评议,目前共有20条新闻入选候选新闻。本次评选投票活动将持续到2020年1月8日,最终将综合网友投票和专家投票评选出“南航2020年度十大新闻”。点击链接投票:
05
01月
《中国科学报》聚焦我校直升机专业人才培养
编者按:2021年1月5日,《中国科学报》刊载文章《全国“唯一专业”的育人术》,报道了我校作为全国高校中唯一开设直升机专业本硕博学历教育的高校,在直升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南航特色与优势。现刊载全文如下:全国“唯一专业”的育人术接通《中国科学报》记者电话时,已临近晚上九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直升机方向)专业(以下简称直升机专业)研一学生余鹏还在教研室为一个项目忙碌着。“今天是工作日嘛。”他笑着说。为了这个项目,余鹏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点。而与此同时,南航校方也在为他们的成长思考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就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原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夏品奇对余鹏和他的同学所说的那样,“你们都是一群‘大熊猫’”。“如果我们培养不好,问题就大了”将南航直升机专业的学生比作“大熊猫”,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他们和大熊猫一样稀少。据介绍,目前南航直升机专业的在读本科生约220人、研究生约280人。而由于目前南航是全国高校中唯一开设直升机专业本硕博学历教育的高校,这500名左右的学生也就成了国内仅有的在校接受完整直升机系统培养的学生。在目前高校争相拓展专业领
05
01月
刘永泉总师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某涡轮叶片联合设计团队签约仪式在...
12月30日,刘永泉总师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某涡轮叶片联合设计团队签约仪式在我校明故宫校区举行,中国航发集团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以下简称:606所)党委书记徐庆泽、集团专职型号总师、606所总设计师刘永泉、606所副总设计师梁彩云、王维岩、师俊东,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副校长许希武、宋迎东等出席活动,仪式由副校长许希武主持。会上,学校人事处处长崔海涛介绍了刘永泉的基本情况,单忠德为其颁发兼职教授聘书并佩戴校徽,刘永泉和宋迎东作为某涡轮叶片联合设计团队双方负责人签订了合作协议。单忠德代表学校对徐庆泽、刘永泉一行来校深化合作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为两家单位前期所取得的重要合作成绩感到自豪。他表示,学校坚持“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发展,发动机作为南航建校以来航空特色的三张王牌之一,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正迎来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他希望,能通过此次聘任兼职教授和共建联合设计团队为契机,鲜明有组织的科研导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更多联合创新的独门绝技,共同发挥好国家战略支撑力量的作用,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特别是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徐庆泽表达了对母校南航的感
03
01月
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本科生学术论坛
12月29日,我校第十一届本科生学术论坛总决赛在将军路校区举行。副校长施大宁,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教学院长、院系主任等300余名师生出席活动。施大宁在致辞中指出,“学术”是知识最鲜明的传承,“创新”是学术最本质的内涵,“学术”与“创新”代表着高校最富有层次、最具有感染力、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本科生学术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活动,更是一个融教、学、育为一体的大平台,是不断完善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他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学术论坛为契机,继续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求真的学习作风,在今后的学术和研究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国家级教学名师、航空学院教授昂海松,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图书馆馆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成华,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黄向华,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徐海燕,机电学院教授赵威,理学院教授吴平,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秦海鸿担任现场评委。入围总决赛的六支团队依次上台进行答辩展示,并与专家评委展开严谨深入的探讨。经济与管理学院吴泽民、航空学院彭锦峰和长空学院孙冠宇分别荣获了本届学术论坛的冠军、亚军、季军。昂海松逐一点评答辩项目,他高度肯
02
01月
我校召开第一次党外代表人士双月协商座谈会
12月30日下午,我校首次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双月协商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副校长姜斌,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李遥出席会议。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知联会负责人,统战部、人事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李遥主持。人事处汇报了当前人才评价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新精神,并介绍了我校“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评价体系规划的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围绕人事改革、人才评价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郑永安对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一年来支持学校建设发展所作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工作,通过构建协商平台,健全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才优势作用。他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以高水平建言献策、高质量谋划落实,为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1
01月
2021新年献词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沐浴新的时代曙光,我们即将扬帆开启“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在此,我们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全体南航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向全球17万余名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南航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最衷心的感谢,
31
12月
学校召开第三次监督工作联席会议
12月29日,学校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明故宫校区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出席并主持会议,监督联席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监督联席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就上半年有关问题解决情况及本学期开展职能监督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沟通,并就贯彻“四个落实”及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开展协同监督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检查要点、检查方式及责任单位。杭育新指出,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融合、协调协同,对于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形成闭环,实现精准监督全覆盖、常态监督全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杭育新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党委全面监督责任,职能部门职能监督责任,纪检监察部门专责监督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突出监督重点,针对廉政风险重点领域、师生反映强烈问题,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科研经费规范管理、师德师风和学术诚信教育管理等专项监督,做到精准监督;进一步形成合力,不断健全监督制度体系,推动监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做到监督成果共享,为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1
12月
我校在“典赞·2020科技江苏”颁奖典礼上摘得4个奖项
12月25日下午,江苏省年度科技盛典“典赞·2020科技江苏”颁奖典礼在江苏省委党校会议中心礼堂拉开帷幕。我校师生共摘得4个奖项,成为本届科技江苏年终盛典获奖项最多的单位。省科协党组书记孙春雷、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出席活动并颁奖。本次活动在省科技厅、省科协的支持下,由省省科学传播中心、省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省苏科战略研究院、新华日报联合主办。我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受邀参加颁奖典礼。此次庆典共表彰了年度十大科技事件、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年度十大科普作品、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年度十大创新创业人物等5个项目。其中,《宣益民、祝世宁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荣获年度十大科技事件;话剧《旋翼人生—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航天学子与扬子晚报读者一起探索无垠星空的“魔力”活动》荣获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一分钟航天之嫦娥系列》系列视频荣获年度十大科普作品。自“典赞·科技江苏”年度盛典成功举办三年以来,我校创造了在此年度盛典上连续三年获奖且奖项最多的纪录。获奖项目简介:1.年度十大科技事件:宣益民院士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9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40
/
640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