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7
10月
我校包揽“航空工业杯”第七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竞技项目...
10月24日,第七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在浙江安吉落下帷幕,我校获得旋翼竞技赛一等奖1项(唯一)、二等奖2项;获得创意赛专业组二等奖1项(一等奖空缺)、三等奖4项、优秀奖2项。南航首次包揽旋翼竞技项目冠亚军,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所有参赛项目全部获奖,成为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满贯”参赛学校。本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人参赛, 汇聚了全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和一线工程师。我校科协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精心组织由无人机研究院、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学院师生组成的10支代表队充分发扬“负重奋进 献身国防 唯实创新 志在超越”的南航精神,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以其精湛的飞行表演、优异的专业素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上的获奖数量之最!我校科协积极服务创新人才培养,致力于搭建“航空特色科技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平台,为创新团队的项目孵化提供场地、设备、经费,并聘请70余位教授担任基地指导专家。在赛前,科协组织3次外场试飞和6次答
27
10月
校长单忠德拜访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
近日,校长单忠德拜访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民航学院院长孙建红参加拜访。单忠德代表郑永安书记、代表学校对民航局长期以来对我校民航特色办学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表达衷心感谢。他汇报了我校民航特色办学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指出在工信部和民航局的共建下,近年来南航的民航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在民航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项目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表示,在工信部和民航局持续共建下,南航正围绕民航强国建设,进一步深化民航特色办学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进与民航各管局、各航空公司、各机场的深度融合,努力为我国的民航事业发展提供更坚强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冯正霖高度肯定了南航近年来民航特色办学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对民航强国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他表示,民航局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南航的民航特色办学,在重点学科建设、科技项目攻关、人才协同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他希望南航能够瞄准民航强国建设布局,强化学科特色,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水平,在航空器适航性验证与审定、民航安全等领域加强攻关,全面深化与民航各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培养造就一大批民
27
10月
荣誉丨我校王小珂同学荣获共青团中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
近日,为褒扬广大青年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峻斗争中的突出表现,经党中央批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295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授予149个集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小珂同学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王小珂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届本科生,现为我校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队队长。在抗击疫情期间,她身兼多职,参与家乡村庄路口管制和人员登记,累计服务45天,助力140余户家庭、490余名居民健康信息登记日报告“零差错”。作为主要发起人,在全省高校率先组织了“致敬最美逆行者”公益家教活动,累计招募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志愿者487名,为158名来自30多家医院和基层单位的抗疫一线工作者子女提供学业辅导、才艺辅导、心理陪伴等服务。新华社也以她作为原型之一制作短片《温度·疫情下的屏幕一代》,24小时关注量破百万,累计浏览量超过1.5亿。同时,她作为教员带领50余名家乡孩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等实践活动,连线西藏、新疆、贵州、四川4个支教地6所学校的200余名学生
26
10月
2020年第二轮校内巡察完成四家单位进驻
近日,2020年第二轮校内巡察各巡察组分别召开机关党委、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学院、民航学院(飞行学院)巡察工作动员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杭育新,校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陶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志球、姜斌分别出席动员会并讲话。巡察组全体成员、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人员、被巡察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等参会。动员会前,各巡察组与被巡察单位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见面沟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工信部党组和校党委相关工作要求以及本次巡察具体安排。动员会上,各巡察组组长从“坚决落实校党委巡察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巡察重点任务、依规依纪开展巡察、齐心协力完成好巡察任务”四个方面对巡察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向被巡察单位师生员工通报了巡察重点、工作方式及巡察纪律等。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将坚决拥护校党委决定,服从巡察安排,把巡察作为对本单位“四个落实”情况的“政治体检”,作为对单位整体工作的“全面检阅”,作为对领导班子党性修养的“深度锤炼”,全力支持配合巡察组开展好工作。校领导分别在动员会上强调了巡察工作相关要求:一是
26
10月
我校鸿雁HY30A无人机参加我国首次近海台风立体协同观测科学试验...
2020年10月12日至14日,我校鸿雁HY30A台风低空探测无人机在南海中北部(琼海附近)海域参加了对第16号台风“浪卡”的立体协同观测科学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根据试验观测需求,鸿雁HY30A无人机先后两次在恶劣气象环境条件(地面起飞风速12m/s,空中风速18m/s,地面回收正侧风14m/s)下执行任务,飞行高度1km,任务半径80km,累计飞行近4h,无人机起降点距台风中心最近约30km。这是国内首次通过无人机获得了台风低空七级风圈内相关位置完整的大气实时参数(风速、风压、风向、温度、湿度等),其数据准确性得到了其他观测平台所获数据的比对确认,为进一步修正台风内部结构模型、提升台风预报准确度提供了宝贵的实测数据。第16号台风“浪卡”的立体协同观测科学试验,是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近海台风立体协同观测科学试验”和亚太台风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EXOTICCA)首次在国内组织开展的大型科学试验活动。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外,参试单位还包括海南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尔达公司、杭州佐格
26
10月
我校成功举办第九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
10月23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九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在将军路校区体育馆顺利举行。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施大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正扬,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启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副书记、分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竞赛评审专家以及全体参赛队员。开幕式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正扬主持。 施大宁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今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明确要求,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校历来重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设立研究生创新基地开放基金、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等,不断完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着力将我校研究生教育打造成为创新创造的策源地、服务发展的新引擎。希望同学们不断努力求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学术与技术的创新。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12个学院的73支创新队伍参赛,参赛队数量创历年新高。参赛项目涵盖航空航天、机械加工、信息通信、材料化工、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汇集
26
10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
10月2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总第164场),在民航学院/飞行学院作了题为“海洋工程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姜斌主持,校科协秘书长刘双丽、民航学院/飞行学院等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中,李华军院士简要介绍了海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性、海洋工程科技的发展现状以及海洋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重点分析了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危机应对等领域的发展机遇和工程科技紧迫需求,展望了如何推动海洋科技革命,研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会结束后,副校长姜斌代表学校向李华军院士赠送“问天科学”讲坛纪念云锦,以表达对李院士来校讲学访问的衷心感谢。报告会前,李华军院士还出席了江苏省机场基础设施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受聘仪式暨第一次会议,姜斌副校长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华军院士颁发聘书。李华军院士简介:李华军,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海岸与海洋工程研究,海洋工程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海岸与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
26
10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受聘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并做客“问天科...
10月20日上午,适逢我校68周年校庆,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钱伟长讲座教授”授聘仪式在民航学院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单忠德,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校科协、人事处/高级人才办、发展规划处、民航学院相关领导及民航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仪式。授聘仪式由民航学院党委书记徐福民主持。首先,民航学院院长孙建红介绍了范维澄院士的教育工作背景及其在公共安全科学技术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单忠德向范维澄院士颁发钱伟长讲座教授聘书,佩戴校徽,并发表了讲话。单忠德表示,选择在南航成立68年校庆的日子举行授聘仪式,以此表达对范院士的欢迎和感谢。单忠德指出,要实现新时代民航强国,民航安全居第一位。范院士的加盟标志着学校在民航安全领域若干创新研究方面有了自己的领军人物,衷心希望在范院士的带领下,民航学院能够收获更丰硕的成果,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人才,同时衷心祝愿范院士能够在南航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为中国民航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随后,举行了“民航未来技术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单忠德校长和范维澄院士共同为“民航未来技术研究院”揭牌。范维澄院士表示非常荣幸担任钱伟长讲座教授,并指出,当今社会极度关注民用航空安全,南
26
10月
我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名单(国知发运字〔2020〕40号),经前期推荐、答辩评审等程序,其中30 所高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80所高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我校成功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工作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决策部署,旨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大力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营及保护,深耕行业和地方,在航空航天领域和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成效显著。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我校通过政策激励,有效促进了高水平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的产出,形成一批有影响的自主知识产权。截止2019年8月底我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名列全国高校第17位,先后获批1个省级高价值专利示范中心、3项高价值专利组合项目,并逐步建立了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围绕航空航天及其他重点领域,开展专利导航分析。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早在2015年,我校率先开展了“贯标”试点工作,建立了
26
10月
我校吕宏强教授团队荣获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唯一一等...
2020年10月22日,第五届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南京开赛,我校航空学院吕宏强教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学军教授组成的“空气动力学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五好导学团队”的参赛项目“高精数坊—下一代高精度多场数值仿真软件”获得信息技术创新组唯一的一等奖。以江苏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产业为导向,本次大赛围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命科学、农业科技、食品科学五个领域进行比赛,每个领域分为创新组和创业组两个类别。创新组项目重在创意和强调创新点;创业组项目强调推广和转化价值。本次大赛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省科协所属各省级学会、各高校科协、各设区市科协协办。参赛对象均为江苏省科协所属各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会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本次大赛共600多项项目参赛,经层层选拔后每个组有15个项目进入最后决赛,决赛在南京市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决赛中每个项目进行7分钟路演加3分钟专家评委提问,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胜奖8名。我校航空学院吕宏强教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学军教授组成的“空气动力学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五好导学团队”的参赛项目“高精数坊—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8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56
/
639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