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3
12月
我校举办2017-2018学年本科生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答辩评审会
12月6日,2017-2018学年本科生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答辩评审会在将军路校区人文学院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学生处、研工部、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负责人以及各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参加。学风建设特色工作答辩评审是2017-2018学年本科生学风建设考评工作的重要步骤。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切实提高学院在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学校于今年1月研究制定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考评办法》。根据该办法,由教务处、学生处牵头的考评工作小组已在前期完成了各学院相关数据的收集、核实与公示。此次评审会将评选出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特色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数据评选出本科生学风建设工作集体奖。各学院针对学生特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聚焦“精准”、“合力”、“务实”、“创新”四个关键词带来了各具特色的精彩汇报,展开了一场学风建设工作大讨论。航空宇航学院聚焦“全员式学风”构建,着力将较为分散的空间、力量、平台整合成有效的学风建设资源,在“合”字上下功夫,精准发力,围绕教师牵引力、学
12
12月
我校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申报项目获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立项
2018年12月10日,在中国科技会堂由中国科协举办的“重大调研课题评审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申报的“未来飞行器前沿技术预测及航空特色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立项答辩。该课题由我校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主席团成员作为核心成员,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青年学者共同承担,并得到中国航空学会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要求从“人才培养”着力,以“科技变革”“创新治理”“人才队伍”为研究关键词,研判本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态势,调查研究国内外人才队伍总体状况、国内外前沿科研团队(TOP10-20)情况,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布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战略和政策制定提出决策建议,形成报送中央的高质量报告。我校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紧密围绕学校发展方向和学科特色,在学校领导和校科协的指导支持下,组织不同学科方向青年教授进行学科交叉研讨和交流,凝练出未来飞行器前沿技术方向,总结其“智能化、仿生化、电气化、绿色化”特征,并就航空特色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调研研究。该重大课题的谋划、争取和准备
11
12月
我校举办成飞赴南航挂职干部工作座谈会
12月5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在604会议室举办成飞—南航挂职工作座谈会。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明辉、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庞剑英及成飞在南航挂职工作的3位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务处处长孔垂谦、副处长朱建军、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江爱华、机电学院教学院长郭宇、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焦宏图、教学院长邓晶及学院相关教师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孔垂谦处长主持。施大宁副校长和姚明辉书记回顾了南航与成飞的合作历史和深厚友情,肯定了成飞—南航互派工作人员相互挂职的深度合作模式。成飞的3位主任阐述了各自的挂职经历和挂职体会。他们认为自己在挂职期间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学识,对各自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帮助,感谢南航为他们在各学院的挂职工作提供了细致的安排,并愿意持续推动南航—成飞的深度合作。学校各部门的参会人员也谈了各自的体会,认为企业人员在高校挂职对高校和企业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并就如何继续推动这种校企合作形式提出了建议。2018年上半年开始,成飞先后委派6名部门、科室主任分别在南航经济与管理学院、机电学院等学院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挂职工
11
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应邀来我校交流访问
12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总第140场),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527会议室作了题为“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文化、计算科学与计算思维”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黄志球主持,信息化处处长袁家斌、校科协副秘书长刘双丽、信息化处副处长徐锋、信息化技术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验部主任王立松及全校多个学院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此次报告会也是66周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陈院士从素质与计算素质、文化与计算文化、科学与计算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漫谈五个方面介绍了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首先介绍了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计算素质,以及计算素质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人类对计算本质的认识过程,通过计算机领域名人伟绩的故事,启示我们研究问题时要脚踏实地,要掌握该领域的背景知识,要甘于冒险;同时陈院士总结了计算科学的九大子领域,从理论、抽象和设计三方面介绍了这九个子领域的学科描述;最后陈院士介绍了设计系统中的计算思维以及大数据方面的科学问题。报告结束后,师生们与陈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报告结束后,陈院士参观了信息化技术中心将军路数据中心和正在建设的高
11
12月
中国电科28所副所长吴振锋一行来校交流
11月27日下午,中国电科28所来我校就双方阶段性合作进展进行交流,副校长黄志球出席交流会议。28所副所长吴振锋、副总工程师鲁士仿、产品发展部综合处副处长李虹、科技创新部综合处副处长王红杰、民用信息系统事业部副总经理满青珊、民用信息系统事业部智慧校园业务部副主任赵文涛、空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毛亿,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晖、信息化处处长袁家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少斌、民航学院教授王华伟、信息化处副处长刘勇和徐锋等出席会议。首先吴振锋一行参观了信息化技术中心。在四楼现代教育技术部,参观了参照省电视台标准建设的2间课程录播室、虚拟演播室和导播室;在五楼参观了将军路校区数据中心,学校公共服务和基础支撑平台、电子校务以及各单位自建系统服务器均集中部署于此;在六楼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验部,吴振锋听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实验平台建设情况介绍,在IT创新创新创业区与学生团队进行了交流;最后参观了八楼正在建设的高性能计算中心,袁家斌详细的介绍了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规划。随后双方就目前的合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黄志球代表学校对吴振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回顾了双方近年来在
11
12月
党旗在4700米高原上高高飘扬
2018年10月,南航无人机研究院对某科研型号无人机系统在雪域高原完成了相关试验。此次试验是该型号在高原高寒地区开展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无论对装备还是对试验队员都是一次极限的考验。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艰巨任务,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无人机院党委联合相关配套单位成立了“XXX无人机系统高原试验外场联合党支部”。为保证外场试验按计划进行,试验队组建伊始即开展繁重的内场工作,牺牲周末及国庆假期,连续加班加点,抢节点完成内场相关工作。内场工作完成后,于10月4日分别从江苏和四川向青海某试验场地进发,跨越3000公里,横穿十省份,经历了大雾、暴雨、冻雨、暴雪、严寒等恶劣天气,历时6天的辛苦奔波,于10月9日抵达海拔4700米的某高原试验基地。平原生活惯了的人初到高原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适应期。为尽快完成任务,试验队全体成员甫一抵达基地后,不顾高原反应立即开展准备工作。因住处距离外场较远,试验队起早贪黑,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乘车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赶赴外场,立即投入紧张的持续工作,至返回住处已是晚上9点多,连续十数日均如此。每天高强度、长时间工作,很多队员都是靠意志在坚持。
11
12月
我校召开本科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和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
2018年12月4日,我校成功召开本科人才培养指导委员和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会”)聘任仪式及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副校长施大宁、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梅锦春、南京农业大学王恬教授等两委会委员以及各单位教学负责人近40人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孔垂谦主持会议。在工作研讨会前,施大宁副校长为两委会委员颁发了聘书。本次工作研讨会的重点是聚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落实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达成的共识以来,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重点,扎实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六大计划”。孔垂谦介绍了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进展情况、初步成效及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对启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计划安排做了简要说明。教务处副处长梁文萍汇报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初步设想,在对比分析南航与北航等10余所国内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设计、特色和创新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校通识课程体系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初步意见。两委会委员们分别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梅锦春认为,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思考,改革方案紧密对接国家新要求,思路清晰,对症下药,内涵丰富全面。他
11
12月
评论丨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 加快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自今年4月我校启动教育思想大讨论以来,经过一系列高端讲座、深入研讨、全面调研,目前已到了扎实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阶段。针对教育思想大讨论主要内容之一“培养体系与模式”的具体落实,12月4日,我校召开了“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和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研讨会”,此次会议的要义就是要进一步深刻领会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新要求,做好人才培养方案新设计,加强通识教育改革与建设,加快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和改革方向。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2018年,中国开启了“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新征程,吹响了中国大学再出发的集结号。6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9月10日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俗称“新时代高教40条”;同时“双一流”建设有了新要求,明确了一流本科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我校党委审时度势,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站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高度,聚焦本科教育,早在4月就科学谋划,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热潮
11
12月
我校22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入选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2018年12月5日,2018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根据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苏学位字[2018]11号文《关于公布2018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全省共评选出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50篇优秀学术硕士学位论文,15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我校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优秀学术硕士学位论文10篇和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7篇。22篇优博优硕论文,是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论文质量为目标,以导师指导为核心,以过程为手段而取得的优异成绩。这不仅展现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成果,也反映了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成就。获奖名称序号学院学号作者姓名导师姓名论文题目2018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BX1101050许玉方贤德过载环境下细微通道内沸腾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21BX1301008戴明高存法关于含均匀应力应变夹杂的二维问题研究33BX1103017许津铭谢少军分布式发电系统中LCL滤波并网逆变器运行鲁棒性研究44BX1304003刘亮亮顾长青金属
10
12月
我校召开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2018年12月7日下午,我校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在将军路校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模拟法庭报告厅举行。会议邀请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周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正东做申报辅导报告。副校长许希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永荣、基础科研与人文社科处副处长袁宗虎,各文科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体育部、高教所、图书馆科研工作负责同志,科研秘书以及各单位有申报意向的教师参加了会议。许希武副校长介绍了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意义,以及近年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并对2019年的申报工作提出要求,勉励老师们精心筹备、积极申报,力争在来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中有所突破。周丽副主任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概况,与老师们分享了成功立项的核心要素与关键指标,并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提出了相关建议。她结合项目实际申报工作中的案例,讲解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组织程序、申报技巧和注意事项;强调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问题的创新性和历史方位感,以及课题论证内容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唐正东教授围绕如何选题、如何写项目申请书两个方面,介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8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61
/
639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