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1
12月
荣誉丨我校学生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近日,第四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落下帷幕。由我校朱秋明老师和仲伟志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从全国115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毛开同学作为团队代表,受邀在物联网青年学者论坛上展示获奖作品《面向车联网的电波传播信道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做学术报告。团队成员毛开、杨颖、黄文清、李伟东和朱煜良在朱秋明、仲伟志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针对当前车联网通信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外场实测信道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研制出了一种面向车联网的电波传播信道半实物仿真系统,解决了大规模车联网通信节点的批量化、流水线测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应用前景。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是由中国通信学会和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旨在引导全国大学生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信息技术与产业应用协同创新,运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创新研究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SmartServiceSystem,简称3S)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重点培养大学生在物联网和物联网+领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过程资助
01
12月
荣誉 | 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江苏赛区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江苏赛区的比赛中,我校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奖185项,其中获得一等奖62项(数学专业组11项,非数学专业组51项),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佳成绩。我校理学实验班张新竹、张肖玮两位同学被遴选至江苏省队,参加2019年3月份举办的全国总决赛,这也是我校学生在数学专业组中首次入围全国总决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基础学科竞赛。2018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的十三万八千八百余名学生参赛。为保障此次竞赛顺利进行,学校教务处和理学院组织优秀教师成立了三个竞赛研究辅导组,认真组织了报名、培训、答疑、考试组织等一系列工作,为参赛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精心的指导。
01
12月
荣誉丨我校在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再创佳绩
11月28日,“武进人才杯”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常州落下帷幕。最终,我校师生经过激烈角逐,取得了本次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最佳组织奖和“优秀指导老师”等四项大奖的优异成绩。这也是我校再一次在省职业规划大赛中包揽所有奖项。本次大赛以“梦想·规划·成长”为主题,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办,旨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大赛历时8个多月,全省142余所高校举办了高覆盖面的校内初赛,339名选手进入省级复赛,最终45所高校的60名选手晋级总决赛。决赛中,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倪铭竹同学结合丰富的职业实践经历、落地的生涯规划行动,讲述了对成为一名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民商事诉讼律师的目标计划,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和好评,最终荣获本届职业规划大赛特等奖。同时,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辅导员陈雷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来自民航学院机场运行与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韦佩妮向大家展示了她从机场规划比赛到航空公司实习,从模拟民航运营到追求
01
12月
荣誉丨我校学生在江苏省高校第十五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高校第十五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决赛中,我校9个参加决赛的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同时,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该竞赛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物理学会和常熟理工学院承办,是江苏省大学生重要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旨在激发大学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为深入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基础。全省共有43所高校递交了422项参赛项目,复审有298个项目进入决赛,决赛共设一等奖41项,二等奖87项,三等奖131项,优秀组织奖21项。理学院教师在这次比赛全程中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参赛学生。比赛由物理实验中心王长顺老师领队,负责竞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本次比赛中,代表我校参赛的高晓岩等同学的科技作品《基于振镜扫描系统的无人机快速激光制导远程充电装置》荣获一等奖;朱文强、刘捍植、张丙旭、李翼成等同学的科技作品荣获二等奖;温茜凯、尤建军、陶健成、薛俊杰等同学的科技作品荣获三等奖。理学院教师董大兴、张广斌、徐文涛、杨雁南、李季平、盛伟等人
30
11月
我校举行“119消防宣传月”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11月9日中午,保卫处在明故宫校区举行主题为“全员参与、防治火灾”的“119消防宣传月”大型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纪委书记杭育新、副校长施大宁、校长助理黄炳辉先后来到活动现场观摩、指导,对活动的开展予以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校内其他单位的负责人也相继来到现场,与师生互动,一起参加活动。整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讲解消防知识、消防器材现场展示、试穿战斗服、消防设备基本故障排除、违章电器识别及危害性讲解;展板宣传、预防处置火灾视频播放、转轮盘竞答消防题、充气式消防员卡通形象拍照等。寓教于乐,让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保卫处自10月底提前启动了“119”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重点开展“一二三四五”教育,即:一场大型现场宣传教育活动;二场重点人员专项培训演练;三个消防重点场所师生培训;四场师生使用消防设施操作;五次消防基本知识技能讲座。
29
11月
2018航空特色高校青年学者创新与发展论坛暨校第四届“青稞论坛”...
11月24日,2018航空特色高校青年学者创新与发展论坛暨我校第四届“青稞论坛”在将军路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中国航空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中国航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江苏省高校科学技术协会、南京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南京大学青年教授联谊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西北工业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北京理工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哈尔滨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中国科学院赵淳生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徐春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许希武、中国航空学会组织工作部部长周竞赛、江苏省高校科协秘书长张宁馨、南京市青年科协副秘书长龚俊,我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李遥、人事处处长孙建红和科协秘书长刘双丽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航空特色高校的近200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许希武致开幕辞,他对校青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希望论坛能继续以“共话成长、携手奋进、助力一
29
11月
我校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南航报》读者座谈会
2018年11月26日下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南航报》读者座谈会在明故宫校区召开。校纪委书记杭育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做会议总结。党政办/发展联络部、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科研院、学生处、校团委、离退休处等单位负责同志,南航报编辑部历任主任、编辑,热心作者和读者代表,学生记者代表等近30人参加座谈。《南航报》主编于媚以“一份大学校报的文化传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的昨天与今天”为题,介绍了《南航报》办报历史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校报的发展不仅折射出时代的印记,也反映了学校发展的轨迹。在长年办报实践中,校报编辑人员在办报创新、对外报道、好新闻获奖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各级好新闻评比中获奖情况一直名列全国前茅;编辑部多次获得全国以及省级“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10月,花蔚文、彭建华、于媚获得“江苏省高校校报工作突出贡献奖”。在交流发言环节,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的改革发展成就、新媒体时代校报的功能与定位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南航报》复刊后历任编辑部主任,热心作者、读者代表以及学生记者代表相继发言。在发言中,他们或深情回忆过去难忘的办报经历,或感激《南航报
28
11月
第14届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
11月16日至18日,第14届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国际会议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拉开了帷幕。来自澳洲西澳大学、苏塞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日本长崎大学、弗林德斯大学、印度海得拉巴理工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二十五所著名高校的嘉宾和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宋迎东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江苏省人工智能专委会常务理事长陈松灿教授等学院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宋迎东在开幕式上对国内外与会嘉宾及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南航创建研究型大学的中坚力量,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推广和维护人工智能获得的成果。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汇集世界各地专家,提供更高的平台,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协作与互动。会议邀请了XueminLin(IEEE会士),EkramHossain(IEEE会士),YanghuaXiao,YangYu等国际知名学者做大会报告。Lin教授的报告为“TowardsBigGraphComputation:Applications,Chal
28
11月
学术动态丨我校微波光子成像雷达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自主机器人等智能装置需要各种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成像雷达能够探测周围物体的位置、大小、速度、外部形貌甚至材质,是目前唯一能在雨雪、雾霾、沙尘等恶劣天气及黑夜工作的成像传感器。雷达“观察”周围环境是基于电磁波实现的,它主动发出电磁波,然后从周围物体的反射信号中提取环境信息。这样的工作原理会导致两大严重缺陷,使雷达难以在智能装置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大规模使用。首先,雷达的成像分辨率决定于系统带宽。受电子瓶颈的限制,雷达系统的带宽一般较小,从而成像分辨率较差,一个海上巨轮,在雷达屏幕上也就是几个方块,难以进行目标识别。其次,宽带雷达极易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电磁波在我们的周围无所不在,电磁频谱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电磁波都有可能给雷达带来干扰,从而使其工作失效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如果多个智能装置都携带有成像雷达,它们彼此还将相互影响。此前,南航航空航天大学微波光子学课题组已经成功研制出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高分辨率实时雷达成像系统,攻克了宽带信号产生、宽带实时成像处理这两大技术难题,不仅能获取成像分辨率优于1.3cm´1.3cm的图像,还能够以视频的方式
27
11月
教育思想大讨论丨全国“时代楷模”曲建武来校作专题辅导报告
2018年11月26日,“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辅导员曲建武教授应邀来校做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辅导报告。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校团委相关负责同志、各学院班主任、研究生导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报告会。曲建武教授以《努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题,结合自身30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走访世界千余所大学的经历,围绕以德立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等方面向大家讲述了什么是大学教育,如何做好大学教育。在报告中,曲建武教授强调辅导员要以实际行动感染触动学生,做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他鼓励辅导员与学生交朋友,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把爱融入学生工作全过程。他说:“要把学生融进自己的生命里,学生才能把你留在他的生命里!”“我一无所有,有了学生我就有了一切。”“工作不能怕麻烦,学生需要你就得随叫随到”。曲教授与学生之间一个个质朴感人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对教育的一片赤诚。最后,他结合习总书记今年在北京大学的讲话,深情讲述了培养青年学生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曲教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对教育事业的鞠躬尽瘁让在场所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8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65
/
639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