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14
06月
学校举行七届三次教代会提案落实及各代表团分组讨论意见落实协调...
2017年6月13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七届三次教代会提案落实及各代表团分组讨论意见落实协调会在综合楼820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教代会执委会副主任杭育新主持了会议。教代会提案委员会成员,宣传部、发展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教师发展与评估中心、科研院、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国际合作处、离退休处、国资处、后勤集团、校医院、信息化处、将军路校区管委会、图书馆、体育部、校工会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教代会提案委员会主任、党政办副主任王国军同志首先介绍了教代会提案征集及审理情况。七届三次教代会会议期间及会后,教代会代表共提交29件提案。提案内容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人事管理、校园管理、教职工健康福利类、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内容。提案工作委员会对提案逐一审议,立案17件,将12件提案转为建议。本次提案涉及20个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与会人员围绕提案和建议进行了深入沟通,进一步落实了每一件提案的牵头单位并明确了提案办理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工会常务副主席袁贵平介绍了七届三次教代会各代表团分组讨论意见汇总相关情况,本次教代会教职工代表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各代表团意见
13
06月
基层动态丨航空宇航学院本科生班主任工作剪影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本科生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在多方面引导着学生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科研素质,还要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航空宇航学院以制度建设、名师引领、方法创新、“教”“学”融合为抓手,为将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做出了有益探索。人才培育,航宇有其道——航空宇航学院本科生班主任工作剪影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航空宇航学院依靠独特的学院文化和学科专业优势,致力于培育“三强”,即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拥有优良的资源,并不代表着学生教育就能自然落实落细,每个学生个体都属于一个班级体,班主任应该是这个群体的“主心骨”。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校内综合改革的试点学院之一,如何形成育人合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学院从做好班主任工作,塑造优良的学风方面切入,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初见成效。制度先行,工作落到实处如
12
06月
我校与俄罗斯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共建航空发动机国际合作联合...
2017年6月9日,宋迎东副校长、国际合作处赖际舟副处长、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刘鑫书记及院领导班子成员与俄罗斯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来访代表团举行了见面会。会上,宋迎东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俄罗斯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工作特色,以及目前重点推动的“双一流”建设情况。刘鑫书记代表能源与学院热烈欢迎俄罗斯客人前来交流访问,并介绍了学院教学、科研及国际合作的情况。AleksandrERMAKOV教授代表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致辞,感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能源与动力学院对于此次交流活动的重视,并对能源与动力学院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相关工作表示了高度赞赏。会议中双方原则上同意共同筹建航空发动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并重点就教师交流互访、学生交换和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国际联合创新基金设立、以及等开展了讨论,基本确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俄方邀请中方在2017年下半年回访萨马拉,进一步商讨和签订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双方与会代表也均表示将积极参与和推进国际联合实验室的相关筹建工作。会议中,中俄双方还
12
06月
我校启动首批学院创新创业苗圃建设工作
2017年6月8日,我校首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苗圃答辩评审会在将军路校区学生发展中心举行。校学生处、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团委等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及专家出席了本次答辩评审会。在本次答辩中,学院的创新创业苗圃负责人,分别围绕本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与工作成效以及对学院创新创业苗圃未来的建设目标、规划建设方案进行了汇报与交流,最终来自航空宇航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航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7个学院的创新创业苗圃通过了评审,并分别获得了首批建设资金10万元。后期经过定期考核还将视具体建设情况给予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资金。学校启动院级创新创业苗圃的建设工作,旨在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学科以及导师科研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相应的机制保障、实验设备、办公场地等软硬条件。为此,我校学生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不断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到江苏省教育厅、人社厅等相关部门的创客空间建设资金100万元,用于扶持学院的创新创业苗圃建设,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功能,构建创新创业成果学院预孵化
10
06月
我校与中国航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9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集团”)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召开战略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聂宏、副校长许希武,中国航发集团董事长曹建国、总经理李方勇、副总经理陈少洋、“两机”专项总师、科技委主任尹泽勇院士,总经理助理向巧院士等双方领导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中国航发集团副总经理陈少洋主持。曹建国代表中国航发集团充分肯定了我校在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型号研制等各个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他希望继续发挥我校的专业优势,共同参与解决航空发动机存在的“疑难杂症”。在当前国家实施“两机”专项的历史机遇面前,双方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双赢,共同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郑永安代表学校致辞并介绍了我校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涌现的杰出人才,展望了双方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人员交流与挂职锻炼四个方面的合作前景。指出双方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生繁荣,将合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做强做优航空发动机“中国心”。聂宏和李方勇代
09
06月
我校飞动专业首批赴俄开展毕设的本科生顺利完成论文答辩
在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的资助下,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合作框架协议》,2017年2月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选拔了10名优秀本科生赴俄罗斯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为期4个月的毕业设计工作,相关研究工作结合D-36发动机的改进设计展开,内容涉及发动机总体、结构、控制、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反推装置等。毕设期间,学院为每位学生同时配备有中方导师和俄方导师。2017年6月8日下午,学院为十名本科生组织了论文答辩会,答辩委员会由俄罗斯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的5名教师和我校的3名教师组成,学生的论文工作受到了中俄双方导师的高度评价。参观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馆在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在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答辩会现场答辩会现场师生合影
09
06月
我校召开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评估专家来校现场考察动员会
6月7日下午,学校召开了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评估专家来校现场考察动员会暨工作部署会。会议由副校长施大宁教授主持,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教学院长等出席会议。会上,国际教育学院金泉元院长介绍了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专家进校考察的相关情况、在国内高校开展的相关调研情况、前期已开展的准备工作,详细说明了各相关单位的具体任务分工。与会人员认真研讨了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的分工内容和具体工作要求。施大宁副校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本次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开展认证工作对我校发展留学生教育、推进“开放办学”战略的深远影响。他强调全校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分工要求,协同努力,高质量地做好认证工作。同时要以专家进校现场考察为契机,对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诊断,“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为我校留学生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推动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国际化水平提升一个层级,确保顺利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工作。
09
06月
副校长施大宁参加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干部任...
6月8日下午,副校长施大宁、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李遥到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宣布干部任命决定。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组织部部长李遥主持。会上,李遥部长代表学校宣读了任命决定。根据校任字[2017]4号文件,任命张卓为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根据校任字[2017]3号文件,任命江爱华为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杨兰芳为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卓主任代表领导班子感谢校领导对班子成员的信任,他表示面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新岗位、新形势、新要求,班子成员会加强学习,团结协作,不辜负组织信任和期待。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组织为目标,努力开拓,创新思路,加强内外协作,力求实现组织与部门员工的协同发展。最后张卓代表班子成员表态,工作中将严格廉洁奉公,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随时接受大家监督。施大宁副校长首先介绍了机构成立的背景和校党委的期待,指出新部门的调整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学校面对国际化、信息化、教育质量保障新形势、新任务情况下作出的重要决定。新部门的成立不是1+=2,而是期待有1+12
09
06月
我校第十一届“嫦娥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圆满落幕
6月7日晚,我校第十一届“嫦娥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比赛由我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邀请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人力资源处处长李振、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凌锁贵、兴业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业务董事、保荐代表人王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总监王克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经理谢娟等资深企业专家担任大赛评委,我校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领导也到现场莅临指导。校内导师、企业顾问齐助力,助南航学子探梦未来在往年基础上,本次大赛持续创新,首次采用了校内全导师制,由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各参赛团队的“规划导师”,带领学员完成一系列职业规划探索、体验。在指导过程中,与优秀企业联动,涉及航空、航天、民航、IT、金融等与我校有战略合作关系的代表性行业,邀请企业资深专家担任团队顾问,带领学员亲历职场,探索意向职业典型一天,帮助学生全面、切实了解职业世界。经过导师初选、Coach训练营、职业典型一天探索、半决赛等环节,来自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民航飞行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航天学院的6支团
09
06月
特稿丨从心开始,服务让档案“活起来”
编者按:6月9日是每年一度的“国际档案日”,2017年活动主题为“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载体,档案发挥着“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价值。一提到档案,在许多人心目中似乎神圣而又神秘,所以并不了解档案为何物、有何作用。多年来,档案馆立足服务,通过一系列宣传和利用举措,让广大师生真正感受到了“档案不遥远,就在你身边”。从“心”开始,服务让档案“活起来”1个档案全宗,档案13万余卷,会计档案64828卷,教学档案43917卷,科研、基建档案10578卷,文书档案6996卷和2950件,人事档案5158卷,实物档案2903件……这是南航历史档案的一组大数据。截至目前,学校档案馆馆藏数量已超过13万卷,档案利用每年超过五千人次,而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递增。在南航版《南山南》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明故宫,荟萃楼,楼里有千秋。”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学校的档案工作可谓再贴切不过了。在这座古朴厚重的老建筑里,沉淀着南航的65年办学历史,也承载着记录南航历史的档案事业。这些透着历史醇香的文史资料已成为学校改革发展事业的查考凭据,更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1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70
/
632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