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1
05月
我校评选出首批“长空学者”
为了加快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国家级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支持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3月我校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者”计划实施暂行办法》文件,4月份启动了2017年度“长空学者”申报工作。经本人申请、学院推荐、专家组评审和校长办公会审批等程序,王立峰等20人、芦小龙等14人分别入选第一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英才”和“长空之星”。“长空学者”是国家级人才计划的储备人选,是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代表了学校的未来。此次新鲜出炉的首届“长空学者”将从6月份开始正式进入培养期。入选者培养期内分别享受每年10万和6万元的人才津贴,并在科研平台、学术指导、团队建设和办公实验等条件方面得到学校和学院的政策支持。据悉,我校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实施‘长空学者’计划”,意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真正做到引培并举。此次“长空学者”遴选借鉴国家人才计划的评审模式,采用本人学术成果汇报和公开答辩的形式,既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公平性,也使申请人积累了答辩经验,专家的逐个点评
19
05月
纪委书记杭育新到将军路校区调研
5月18日上午,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杭育新莅临将军路校区,走访看望有关职能部门,调查研究校区发展现状和运行情况。校长助理黄炳辉、纪委副书记徐福民陪同调研。在调研会上,校区管委会主任江波全面介绍了校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校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职责、目前的运行模式以及管委会在提升校区服务能力与保障水平方面采取的基本举措,并对校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校长助理黄炳辉肯定了校区在发挥管理协调作用,特别在协调中航樾府在公共围墙上开通行门、设置教工就餐区、开通校医院对内门禁等服务教师的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在校区重大活动、重要接待保障中所做的工作,以及不断提升校园绿化水平、及时妥善做好各类零星维修等工作。听了校区的情况介绍,杭书记和大家分享了他来校工作前第一次访问校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充分肯定了校区工作,并提出校区要协调有关部门继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在确保校园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继续加强管理,提升校园环境质量,打造美丽校园,和谐校园。对校区文化建设,杭书记希望校区与学校有关部门一起,立意高远,精心设计,通过雕塑、路牌、小景等方式,打造反映南航特色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能够传承文化精神的校园
19
05月
许希武副校长带队赴北京理工大学调研科研管理工作
2017年5月17日,许希武副校长率科研院、财务处相关负责人一行专程前往北京理工大学调研科研管理工作。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校长亲切会见了许希武副校长一行并参加调研座谈,北理工陈杰副校长以及科研院、科学技术协会、技术转移中心、财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北理工科研院常务副院长王鲁主持。胡海岩校长首先对许希武副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重点介绍了北理工从“强地、扬信、拓天”到“地、信、天”融合发展的特色发展战略、北理工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双一流”背景下的科技工作发展思路。许希武副校长对北理工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北理工近年来学校发展很快尤其是科技工作成效非常显著,此次调研重点学习北理工在落实中办发[2016]50号文、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组织模式、科研分类评价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交流能够更加明晰南航的科技工作思路。双方围绕科研管理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双方表示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相互学习,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促进两校共同发展。
18
05月
学术动态丨我校联合中电14所成功研制高精度微波光子视频成像雷达
“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对小尺寸目标的实时高分辨成像,成像精度优于2厘米”,“攻克了宽带信号产生、宽带实时成像处理这两大技术难题,
18
05月
“诗说新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诗词大会精彩落幕
2017年年初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上下掀起了“诗词热”的浪潮,为了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引入校园,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校团委、教务处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校语委办承办了“诗说新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诗词大会。5月17日晚,“诗说新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诗词大会决赛在我校将军路校区一号楼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校团委副书记管祎、教务处副处长朱建军、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君出席比赛,并特别邀请南航教工诗社社长郎大地老师、诗社副秘书长胡媛老师以及校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周敏燕老师担任决赛评委。经过线上线下海选、复赛对决层层选拔,有8名来自不同学院的诗词达人从428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行最终角逐。决赛现场分设“耿耿星河欲曙天”、“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字一句总是情”三个精彩环节。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同学根据诗句精心设计了手绘视频题目,精彩呈现让现场观众脑洞大开,场上氛围逐渐热烈。经典环节“飞花令”则更加惊心动魄,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量,更是临场反应能力的较量,选手们你来我往难分胜负,绝处逢生引的现场观众阵阵
18
05月
荣誉丨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能源资源系统工程论文大奖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在第二届中国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学术年会上,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陈华忆老师的论文“Modelingsystematictechnologyadoptionwithheterogeneousagentsandonerepresentative”获得青年学者组一等奖,虞先玉老师的论文“OptimalpatternforcontrollingpollutionemissionsinChineseelectricpowerindustryfromaviewofefficiencyanalysis”获得青年学者组二等奖,张露平博士生的论文“Anon-compensatoryapproachtoassesslow-carboncityperformanceinChina”获得学生组一等奖,刘笑博士生的论文“Flyingintothefuture:ScenarioanalysisofCO2emissionsfromChina’scivilaviation”获得学生组三等奖。会议期间,获奖师生分别就论文做了报告并发表获奖感言,陈华忆老师表示能获此殊奖项特别感谢学院能源软科学研究
18
05月
我校经管学院周鹏教授论文在顶级期刊JEEM发表
近日,由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周鹏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的学术论文“Constructingmeaningfulenvironmentalindices:Anonparametricfrontierapproach”被著名国际期刊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Management(JEEM)接受发表。JEEM是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领域的顶尖期刊,自1974年建刊以来,以我国大陆高校或科研机构为第一作者单位在该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0篇。综合环境指数由于简单易懂被不同机构用于不同层面(如国家、城市、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分析,但其结果受所采用的建模方法影响颇大。如何构建一个有意义的环境指数?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周鹏教授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elmas教授等人从数据的基数特性出发,对何为有意义的环境指数做出了理论界定,指出一个具有基数意义的环境指数应该能够保持指数值间的相对差距,无论对基础变量进行何种可容许的变换。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采用一类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可以得到具有基数意义的环境指数,并将该模型用于评估洛杉矶郡有毒物质排放的环境绩效,实证结果进一步
16
05月
校长聂宏会见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代托纳比奇校区校长代表团
5月16日,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代托纳比奇校区TimBrady校长一行来访我校,校长聂宏会见外宾并续签合作协议。国际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民航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见。聂宏校长对TimBrady校长一行的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聂宏强调,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和南航一样,都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特色。近几年来,两校在教师合作研究、学生交流交换等方面已开展许多合作,尤其在“中美学院”成立以后,双方在师生交流、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搭建联合实验室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希望在巩固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进行挖掘,取得更广泛的合作成果。TimBrady校长感谢我校的盛情接待,希望两校围绕航空航天特色,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期待校际合作取得新成就。随后,两位校长续签了校际合作协议,与会双方就深入开展相关合作进行了会谈。美国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拥有航空历史的大学,被誉为“空中哈佛”。该大学具备先进的教学条件,旨在培养成高素质的航空航天人才,现设有航空科学、航天电子、航天工程、空中交通管理、应用天文学、飞机维护科学、飞机管理等22个学士专业,航空、航天工程、工商管理、飞机管
16
05月
我校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合肥赛一等奖
5月14日,从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合肥现场传来喜讯,我校由工程训练中心葛旺、黄娟老师指导,机电学院于世超、自动化学院姚成喆、信息学院曹源三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勇夺一等奖,为学校在此项赛事中继续锁定领先优势。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举办,是基于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是工程训练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国大学生赛事。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实行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三级竞赛制度,是一项融合工程理念、体现工程能力、贴近工程实际水平的大赛,是集聚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工程创新与一体的工程教学实践,也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果和工程教学质量的一次综合展示。在前几届竞赛的传统竞技项目“无碳小车越障”主题之外,本届竞赛首次设立“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主题。竞赛过程包含第一轮小车避障行驶竞赛、主控电路板焊接及调试、小车行进轮的设计及激光切割、参赛小车机械拆卸、小车机电联合调试、第二轮小车避障行驶竞赛、现场问辩、方案评审等环节,综合考察学生理论、实验、设计、工艺、成本、管理、检测
16
05月
我校召开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5月10日下午,我校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明故宫校区召开,副校长施大宁出席了会议,各学院、各教学单位分管本科教学领导,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成华主持。会议首先由王成华作了《2017年本科分专业招生计划》的工作报告,围绕“基本思路”、“分配方法”等四个方面对2017年招生方案做了解读。他还介绍了2016年各学院本科教学建设绩效评估以及2017年各学院本科教学建设方案的评审情况。对学校下一阶段本科教学重点工作,他主要从专业认证、培养方案修订、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教材建设、学生竞赛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等几个方面做了介绍。教学院长们围绕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学生创新与实践、经费使用等主题,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做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意见与建议。针对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王成华谈了了几点要求。一是明确职责,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二是加强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三是开拓进取,有责任担当,力谋划、善思考、成大事。四是加强合作,明确分工,注重二者的有效结合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2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76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