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6
06月
我校在第五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佳绩
6月24日,第五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在南京师范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机电学院学院的王谦之获工科组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媛媛获思政组一等奖,物理学院顾晓蓉获理科组二等奖,本次省赛我校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我校认定的高水平教师教学竞赛之一,去年11月,由校工会、教务处与教发共同发起,由物理学院具体承办第二届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大赛设学院校、两轮初赛、现场决赛四个阶段,历时4个多月,受到了全校教师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各学院经过选拔推荐,共有42位教师参加了校赛,经过多轮选拔,共有18位教师进入决赛,最终确定了5位培育对象,其中王谦之、顾晓蓉、胡媛媛3位教师代表我校推荐参加省赛。 为助力选手有效备赛,提升教师的参赛技能,学校成立备赛训练营,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督导、往届大赛获奖者等组建大赛培训师团队,开展实施了一系列的专项培训活动,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与服务保障,助力参赛教师实现一次次突破。本次省赛成绩的突破既是参赛选手的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学校扎实开展课程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在青年教师教学能
26
06月
我校55个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经校企对接、高校与用人单位联合申报、专家审核等流程,我校共有55个项目通过审批、获准立项,其中就业实习基地项目33项、人力资源提升项目15项、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6项、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项目1项。立项总数再创历史新高。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相关工作启动以来,我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项目申报组织工作,通过配备专项人员、统筹培训指导、加强过程管理等举措,组织各学院积极对接重点领域用人单位开展申报工作。此次获批第三期立项的55个项目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信息通讯与互联网、科技服务行业、能源动力等重点行业,为我校学子就业求职、实习实践、定向培养等提供了更多优质资源。前期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一期、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41项,目前累计获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96项。下一步,学校将以推进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实施为契机,积极整合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6
06月
工信部离退休干部局局长张洪远来校调研
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离退休干部局局长张洪远带队来我校调研,重点围绕离退休干部队伍纪律建设座谈交流。我校党委书记甄良,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遥参加调研座谈。甄良代表学校对张洪远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向工信部离退休干部局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在部离退休干部局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持续强化离退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管理功能,用心用情做好精准服务,不断增强老同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心全意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加快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张洪远首先传达了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的指示精神,并表达了金部长对部属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者的问候和希望。张洪远对我校离退休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南航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关于离退休干部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学习教育、重视制度建设、注重正面激励,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强调,要不断强化政治
26
06月
我校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我校以优异的成绩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苏建设的决策部署,也是进一步提高全省平安校园建设水平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工作“首位意识”,统筹兼顾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以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为主线,以增强师生员工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为目标,以“五防”建设为抓手,以探索新形势下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机制为着力点,系统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筑牢坚实的安全基石。近年来,学校接连荣获“全国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省公安厅“集体三等功”、南京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常州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称号。学校将以此次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为契机,坚持稳中求进
25
06月
我校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南航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党委书记 甄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视野宏阔、催人奋进,为我们以科技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以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南航的重要勉励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结合起来,与奋力推进年度重点重要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大力弘扬优良传统,认真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一以贯之抓好落实,
25
06月
我校两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我校航空学院郭万林院士团队完成的“基于固液界面力电耦合的水伏效应”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能源与动力学院宣益民院士团队参与完成的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郭万林院士团队发现了一系列通过纳米结构材料与雨滴、波浪、水蒸发等形式的水直接相互作用产生电能的水伏效应,开辟了从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自然水循环过程中捕获电能的零碳、负热排放的全新途径。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拓展了动电效应两百年的理论”、“开创性工作”,催生了国际研究新领域——水伏学。宣益民院士团队深耕高功率密度电子装备热控制20余年,坚守基础研究,立足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了高功率密度电子装备热控制的难题,成果应用于我国多型重点装备。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设有5个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
25
06月
时文丨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与会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
24
06月
时文丨全国科技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李强主持大会,丁薛祥宣读奖励决定,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上午10时,大会开始。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起立高唱国歌。丁薛祥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仪式号角响起,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
24
06月
我校举行2024届本科留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6月21日下午,我校2024届本科留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将军路校区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校长姜斌,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晖出席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名毕业生及家长代表参加了典礼。姜斌颁发十佳优秀毕业生证书并深情寄语留学生。姜斌向2024届本科留学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祝贺,向为他们付出辛勤汗水、给予无私关怀的南航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们致以诚挚地感谢。他希望留学生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志存高远,秉承“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结合自身在华在校期间的所学所得所悟,以扎实的学识、开放的态度、全球化的视野,做创新思维的推动者、国际合作的参与者、文化交流的传播者,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将小我融入大我中实现人生追求和自我价值。他祝福全体毕业留学生一路顺风、前程似锦,期待他们常回中国、常回母校看看,一起共叙情谊、共谋发展。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长江主持典礼并邀请泰国留学生送上祝福舞蹈。毕业生自编自演的微电影记录了他们为了实现求学梦想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展示了他们的蜕变与成长。毕业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分别发言。来自新加坡的毕业生代表谢雨森回忆了疫情期间线
24
06月
我校参加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
6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政府以“智领云端,逐梦低空”为主题,在南京举办了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梁宝俊出席活动。我校副校长吴启晖受邀出席并作主旨发言。吴启晖在发言中介绍了学校对发展低空经济新兴产业五方面要素的认识,包括“政”(低空规划)、“端”(低空制造)、“网”(低空网络)、“云”(低空中心)、“用”(低空应用)等,并就这五个方面的内涵和今后努力方向给出了南航解读,揭示了低空经济领域面临的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同时代表学校表达了愿意与各方持续加深合作的建设性意愿。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科技产业概念之一。学校紧抓机遇,于2024年1月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发展联盟。联盟成立以来,学校的科创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认可,先后受邀参与制订江苏省、南京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与南京市政府签署了创建中国民航科技创新基地的合作协议;与青岛市、溧阳市等多地政府以及中国通号、江苏联通等数十家知名企业进行了合作接洽;承接了工信部“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中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3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1
/
633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