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07
11月
南京工程学院来我校调研
11月3日上午,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汪群一行来我校开展学生工作、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和美育育人工作专题调研。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出席调研座谈。刘宇雷代表学校对汪群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成果和学生培养情况。随后,学生处、保卫处、大学生艺指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我校学生工作、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和美育育人工作的理念、思路、做法和成效。双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汪群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南工程的办学特色和相关工作情况。她表示,我校在学生工作、校园安全保卫和美育育人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既有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又有深厚的理论研究,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希望两校能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双方事业跨上新台阶。座谈结束后,汪群一行实地走访了将军路校区“一站式”学生教育服务中心和“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07
11月
校长单忠德院士带队赴徐州深化校地合作
11月3日至4日,校长单忠德院士带队赴徐州调研交流,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戴敏捷,副市长、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我校校长助理张启钱参加座谈。宋乐伟对单忠德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徐州的历史文化、特色优势和产业布局等方面情况。他指出,当前徐州正锚定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着力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围绕工程机械、新材料、安全应急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徐州和南航前期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全方位的交流交往,推动双方事业高质量发展。单忠德对徐州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南航与徐州合作基础实、潜力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围绕工程机械、民航设备、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联合攻关,通过联合举办人才日、互派挂职人员等方式加强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携手全
07
1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到我校调研
11月3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一行到我校调研。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副校长姜斌,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张启钱参加调研。双方就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管理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期间,姚郁一行先后到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微波光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各实验室负责同志就实验室建设历程、人才队伍建设、科研主攻方向与最新科研进展进行了汇报。双方就如何高标准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高质量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快推动国防科技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郑永安表示,南航与哈工程同为“国防七子”高校,具有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贡献国防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合作交流中建立了深厚友谊。希望双方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工程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发挥各自办学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互鉴,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姚郁对我校近年来办学治校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南航是国家“三航”领域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学校紧贴强国强军需要,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扎实推动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两
06
11月
特等奖数全国第二!我校在“挑战杯”赛事中连续十一届捧杯!
近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结果公布,经过网络评审和线下终审答辩,我校荣获主体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特等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并列全国第二、工信部高校第一,同时实现了我校在“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赛道、生命科学赛道获奖层次的历史突破;“揭榜挂帅”赛道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以总分515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六。自我校2003年首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连续十一届捧得“优胜杯”。成绩公布后,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单忠德第一时间向获奖师生表示祝贺,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专程到贵阳看望参赛师生。在决赛期间举办的科技成果展中,我校学子用出色的项目、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讲解向观摩人员展示了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熊俊同志的充分肯定。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本届竞赛搭建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有机组成的“1+1+2”赛事整体架构,共吸引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专项赛中,我校在
06
11月
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案例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
今年4月,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面向全国高校开展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专家审核,我校推荐的案例《南航新入职教师的三层五类递进式“启航计划”》对推动广大高校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入选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优秀案例。案例相关材料编入全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优秀案例汇编》。据悉,此次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的190余所高校的252个案例。经过专家审核把关,共遴选出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在内的75所高校推荐的82个优秀案例,其中总体工作成效案例48个、单项工作案例34个。南航新教师培训的“启航计划”因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有效性、可推广性”,作为单项特色工作入编案例集。我校自2017年以来,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行业特色,瞄准教师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问题,按照分层分类培训的原则,针对不同教师实施全职业周期的“五航培训计划”,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其中面向新入职教师的“启航计划”经过5年不断探索实践与迭代优化,逐渐打造成为较为成熟的“三层五类的递进式培训体系”,取得了一定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在业
04
11月
校长单忠德做客“大”学长空师生交流会
11月1日晚,校长单忠德做客长空学院“一杯咖啡的故事”之“大”学长空师生交流活动,作了题为《以新型工业化加快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报告,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科技前沿课、形势政策课和思想政治课。交流会由长空学院常务副院长蒋彦龙主持,长空学院全体教职工及百余名长空创新班学子共同参加。单忠德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世界制造强国建设进程分析”“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国际发展”“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发展建议”三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当前面临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详细介绍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发展进程,系统提出了新时代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实践路径,勉励同学们要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历史使命,负重奋进、矢志一流,积极投身制造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他从“我国在制造业方面到底强还不强?”“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水平如何?”“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三个问题引入,从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等四个维度对比了中国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启发同学们对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深入思考。他指出,我国制造强国发展
02
11月
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副校长Rita Filipova一行来访我校
11月1日上午,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副校长Rita Filipova一行来访我校。副校长姜斌会见来宾,国际合作处、能源与动力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谈。会谈由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国权主持。姜斌代表学校对Rita Filipova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乌法科技大学与南航学科设置相近,其前身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与南航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以及硕士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等,与南航合作历史悠久,合作基础扎实。他期望,通过此次会谈,进一步推动双方未来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努力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攻关、师资交流互访等方面探索产出更多成果。Rita Filipova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首先介绍了乌法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开展合作的目标愿景,并指出,两校在学科专业方面各具特色,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此外,双方友谊源远流长,合作基础深厚。乌法科技大学愿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携手并进,持续深化交流合作。会上,双方针对学生联合培养、暑期国际课程、建设联合实验室、加强教师互访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
02
11月
江苏省高校关工委第三活动片工作交流会议在我校召开
10月31日,江苏省高校关工委第三活动片工作交流会议在我校召开。本片九所高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齐聚一堂,交流关工委特色工作和有益经验。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副秘书长张志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出席会议。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丁荣茂主持会议。杭育新代表学校对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及发展成绩。他指出,南航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经常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最近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并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施意见》。学校关工委工作在丁荣茂等老领导的带领和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促进青年师生成长、助力学校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以此次片会为契机,学习各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指导下,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会上,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警官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会代表分享了本校关心下一代特色工作及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推进情况。张志民在讲话中强调,省教育关工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01
11月
媒体同期声丨《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刊发校长单忠德专访文章:产...
编者按:10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刊发专访校长单忠德院士⽂章《产学研协同赋能教育科技⼈才⼀体发展》,现转发全文如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有教育、科技、人才的坚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始终坚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扎根航空航天民航“三航”领域、服务工信事业,聚焦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化产学研协同,注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19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深度服务支撑了大飞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成为我国“三航”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围绕产学研融合、学科布局优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航在推进产教融
01
11月
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一届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
10月26日—27日,我校第十一届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国教院、校科协联合主办,包含开幕式暨主论坛、分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三部分。 10月2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将军路校区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施大宁,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兵,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国际合作处、国教院、校科协、研究生院等相关部处负责同志以及各学院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泉元主持。 施大宁致大会开幕辞,他指出,我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将具有“国际视野”列为研究生培养目标,希望研究生同学能在与知名专家学者的近距离交流和学术报告过程中,分享学术成果,培养创新思维,为面向国际前沿开展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创造机会。 在开幕式中,大会组委会邀请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教授李秀强为大家带来主题为《Nano-intelligent Building Materials and Devices》的特邀报告。 随后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8名研究生分别围绕控制科学与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1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3
/
631
跳转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