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南航新闻
信息公开
智慧门户
OA办公网
图书馆
电子邮件
怀念旧版
丨
EN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导航
南航概况
>
南航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士介绍
>
大学文化
>
大学章程
机构设置
>
党政职能机构
>
教学科研机构
>
服务支撑机构
师资队伍
>
博士后
>
人才招聘
>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教师个人主页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课程
>
学生管理
科学研究
>
科技政策
>
科研基地
>
技术转移
>
业务流程
合作交流
>
出国出境
>
外专引智
>
国际会议
>
合作办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创业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综合要闻
23
02月
踔厉奋发的五年丨提质增效 拓展空间 助力学校绘就建设发展新蓝图
自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将军路校区党工委、管委会/江北国际校区规建办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一个中心,五路并举”战略布局,传承“优质、精干、高效”的工作作风,一方面立足将军路校区,持续完善一流大学校区治理体系和师生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按照学校“一校四区一港”办学格局,全力推进江北新区国际校区规划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拓展新空间。从管理到治理,以校区治理新模式“勾好轮廓”五年来,进驻将军路校区的学院达到14个、职能部门26个、师生总人数2.4万余名,校区已成为容纳学院、师生数量最多的“大校区”,也是多校区运行管理的探索者与实践者。群策群力,校区协同治理体系的笔力更强。在实践探索中,学校持续完善校区管理模式,完成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向“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平稳过渡,形成由党工委、管委会宏观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积极有序参与的协同治理局面。经过联动探索,校区从议事决策、综合治理等五个方面完善校区制度体系,牵头建立起公共区域“三类负责、两级监管”管理模式,健全了“责任单位天天巡、驻区单位联合月月巡、重要节点专项巡”的巡查机制,公共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处置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22
02月
踔厉奋发的五年丨数字校园 智慧赋能 信息化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信息化处(信息化技术中心)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平台、强化数据应用、深化机制改革、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南航、智慧南航建设。按照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围绕“建成与‘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国内领先的智慧校园”的目标,本着“信息技术与学校各项事业深度融合”的建设理念,辛勤耕耘、砥砺奋进,系统构建了顶层设计规划、全面提升了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了服务保障能力。一盘棋,分步走,系统构建顶层设计规划健全组织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强化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和决策能力,2018年12月,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落实校党委对网络安全的总体责任,负责组织部署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各相关工作的开展。 成立网络安全 2022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 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优化顶层架构,完善规划体系。信息化处牵头完成
22
02月
踔厉奋发的五年丨踔厉奋发 提质增量 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
踔厉奋发,提质增量,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主战场、人才培养主阵地,是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汇聚点,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科技产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有效载体,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交汇点和最佳实践场景,肩负着引领一流大学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使命,充当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围绕“一个中心,五路并举”战略布局,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踔厉奋发,提质增量,持续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上层次。特别是中央于2022年2月印发《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后不到一个月,学校便明确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列为本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多次强调,重组工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建设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要切实把这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校长单忠德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就抢抓国家优化创新布局重要战略机
21
0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2023年重大项目“基于水伏效应的高...
2023年2月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基于水伏效应的高效绿色能源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围绕重大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关键科学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副主任潘庆研究员、交叉科学部一处副处长戴亚飞,流动项目主任段玉萍、张强强,项目指导专家组邹志刚院士、王伯根教授、曲良体教授、彭慧胜教授、武晓君教授、孟胜研究员、江颖教授、潘曹峰研究员、张助华教授,依托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志球副校长、科学技术研究院顾冬冬副院长、吴咏梅副处长,航空学院董昊副院长,项目负责人郭万林教授及项目组全体骨干成员等以线下结合线上的形式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邹志刚院士和顾冬冬教授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志球副校长和交叉科学部潘庆副主任分别致辞。项目负责人郭万林院士首先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课题的研究内容、实施方案以及课题间的合作研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与会专家对项目选题、实施方案和团队实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完善水伏效应的基础理论、注重范式创新、明晰水伏概念范畴、发展水伏界面原位表征手段、引进具备多学科背景的科研人才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建
21
02月
中国航发商发副总经理杜辉一行调研我校无锡研究院
2月19日,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航发商发”)副总经理杜辉一行赴我校无锡研究院进行调研交流。航发商发顾问冯锦璋,董事会秘书、发展计划部部长辛田,副总工程师石英等陪同调研。我校副校长宋迎东出席调研活动,学校科研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及无锡研究院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宋迎东对杜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围绕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科研情况以及无锡研究院的建设进展。他指出,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在设计、制造、材料以及前沿技术领域,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之重器”。同时,学校无锡研究院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致力于科技创新与支撑产业发展,对国家工业强基和地方新兴产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双方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围绕商发重大需求协同攻关,为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杜辉对学校长期以来给予中国航发商发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学校无锡研究院的建设进展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是国家战略高地,被誉为“工业皇冠
21
02月
踔厉奋发的五年丨科学擘画学校发展新蓝图 奋力书写“双一流”建...
校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思路,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五路并举”战略布局,以提高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力为重点,重视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一、超前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学校坚持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校区发展规划为抓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凝聚共识、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圆满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科学构建“十四五”规划体系,逐步形成“一校四区一港”办学新格局,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科学谋划高位部署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系统总结“十三五”建设成效,全面梳理“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在三校区同步举办“十三五”建设成就展,参观人数达到23000人次,激发校内师生爱校热情,凝聚师生合力,推动学校未来高质量发展。根据学
21
02月
踔厉奋发的五年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提供高质量人...
纵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我们党一以贯之地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鼓励凝聚各方面人才积极投身于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拒众流,方为江海,面对党和国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目标新要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的新形势新环境,面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大学的新使命新任务,学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一个中心、五路并举、走人才强校之路”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学校各支队伍协调发展,持续提高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一、党管人才、高标谋划,强化人才发展顶层设计五年来,人事处/高级人才办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贯彻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学校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按照“走人才强校之路”的战略部署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导向,不断强化高层次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20
02月
踔厉奋发的五年丨守正创新 矢志一流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2017年12月28日,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召开,拉开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攻坚的帷幕,回首这五年,研究生院/研工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的战略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实践是基础、制度是保障、质量是生命”的研究生培养理念,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五年来,南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结果中,我校连续三年获评最高等级A等。立德是根本:传承红色基因,筑牢蓝色梦想以党建为引领,培根铸魂。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行业和国防使命教育。连续14年举办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班、开展“军工记忆硕博实践团”,弘扬国防军工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以实验室、课题组为单位,推进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有纵向支部140余个。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2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全国百名研究生党
20
02月
踔厉奋发的五年丨坚持立德树人 完善育人体系 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
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学生处/学工部/人武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弘扬南航思政工作优良传统,着力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健全“精准育人”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启航、领航、续航、护航、远航“五航工程”,持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学工系统第一时间集体研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启航:甄选与南航精神共鸣的学生“我父亲就读于南航的力学专业,十年前南航60周年校庆之际,他带着八岁的我第一次踏入明故宫校区,我仿佛看到父亲青年时,同力学的前辈们一起,踔厉奋发的身姿。十年后的今天,在南航70周年校庆之际,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南航力学人,希望能够和同学们一起,赓续辉煌,做南航力学传承者,做航空航天事业接班人!”工程力学专业2022级新生侯捷说。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源头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招生工作以“甄选与南航精神共鸣的高素质有志青年”为目标,不断巩固和扩大生源优势,为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助力“双一流”建设提
20
02月
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接受民航华东局审核
近日,上海市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原民航华东管理局副局长朱州龙,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通航处处长汪韬江、四级调研员王长金率专家组一行,对南京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区进行审核。南京市副市长吴炜,市政府副秘书长陶磊,浦口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平,浦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小平,浦口区政府副区长卜建等省市区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试验区领导小组和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学校副校长吴启晖,无人机研究院、长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参加现场审核和专题汇报。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于2020年10月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成立,是国家首批、省内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由学校、南京长空科技联合南京市、浦口区等相关单位申报。目前,全国试验区中学校是唯一参与承担建设的高校,南京试验区由学校全资公司南京长空科技负责日常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试验区立足南京市科教资源基础和高端产业集聚优势,以浦口区为核心、浦口高新区为依托,辐射南京长江段全域,联动南京及周边区域,经过2年多的发展,各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服务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试验区发挥功能特色优势,支撑学校多个重点科研项目的演示验证、飞行测试,为学校师生研制的无人机飞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633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25
/
633
跳转到
X